論直屬學長制

前 言

「直屬學長制」是實驗部學聯會今年首創加強舊生與新生聯繫的新辦法,還特別安排了異性學姐長,推出實行以來,各方反應不一,以下即是部份同學的批評與建議,愛之深、責之切,希望來年的計畫能更周詳完備。

高二4 楊勝吉

近期剛下檔的直屬學長姊活動,為吾輩高中生平添許多話題。其實本活動不外是為引領學弟妹適應新環境而設,同時也讓身為學長姊的我們有機會獻出關愛。 但出乎意料之外,活動部分竟變質為「我愛紅娘」節目。在學聯會會長宣布配對名單後,場內先是傳出一陣對白馬王子及白雪公主的期待與歡呼;待雙方相見,卻得接受幻想破滅的錯愕,只見場內一隅—有的學弟妹望眼欲穿,卻等不到學長姊;有的學長姊殷勤問候,得不到學弟妹回眸一笑不說,那轉頭就走,落荒而逃的更不在少數。這已與原始預期背道而馳。 由是,「異性配對」—幕後推手們的用心良苦,成了本次活動的致命傷。其實,有多數所謂「新鮮人」蓋直升自本校國中部,「老油條」回鍋早就千錘百鍊,學長姊要帶個啥勁? 說歸說,直屬活動也並非一無是處。若主辦人和參與者心態正確,時機合宜且無非分之想,這個制度仍可收其良效。 通常在新生訓練前,直屬學長姊即可開始溝通,以讓學弟妹對即將踏進的校園有初步的認識,減少其對未知的恐懼,而後,在直屬學長姊的帶領下,不論課業、心理或其他方面,學弟妹都至少有那唯一的羅盤可供指引。此外,這也是學長姊獲得歷鍊的機會—學習如何不厭其煩地輔助學弟妹以培養高超的耐力與責任感。 所以說,那些什麼配對之類的按鈴遊戲,也就無關大體了。異性的功能再多,也不致對認識環境有太大的影響吧! 「第一次」似乎總是熱情有餘準備不足,然而有嘗試,才有機會從錯誤中檢討改進。我們對本校學聯會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以更成熟的步調前進。

小邪

直屬學長制是今年的新制度,基本是仿效大學的作法,只是有些怪怪的。 大學的直屬學長制,是在新生入學之前,就先決定好哪位學長對哪位學妹,哪位學妹對哪位學弟。學長姊要幫學弟妹註冊,協助選課,熟悉校園,適應大學生活。而高中,其實跟國中沒差太多,都是為考試而活。國中準備高中聯考,高中準備大學聯考,讀書還是第一要務。加上又未成年,許多事依舊沒有實權。 不了解高中的直屬學長制想達到什麼目的,幫學弟妹適應嗎?那以前那麼多年是怎麼過呢?最大的功用應該是聯絡感情吧!還是....不明說,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其實,「直屬學長制」理當從登記之後便展開。把電話發給學長姊,讓他們在暑假就能聯絡,協助其註冊、選課、熟悉校園....,要學就像一點,不要「畫虎不成反類犬」。提早認識,多些幫忙,更能增進感情,更會發揮「直屬學長制」的功用。

雨文

直屬學長制對新生來說是一個不太一樣的制度,如果真能幫助我們新生能更適應環境,的確是不錯的主意,但是謠言滿天飛:內定直屬!這是一個令人感到生氣及不被尊重的傳言?像個商品被人選擇是什麼滋味? 我個人認為如果是抽籤就應該公開,學校組織的活動應該透明化,希望不再有某些獨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