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竇初開莫徬徨─

與高中學生談 

異性社交 

◆ 輔導室 莊慧珍主任
        愛是一種慾望,是一種經過不斷思考抉擇而決定全心投入的慾望,不是原始的肉慾。愛情有強烈的排他性,不容第三者。愛情能使我們完整的擁有對方、包容對方,明知是缺點亦然,相愛的人無時無刻不感到共存的,他們彼此完全信任,而且情感與肉體平衡,親密的接觸自然發生。愛情是持久的,時間空間反而是使愛情更形澄淨堅定的因素而不是破壞的力量。 

友情是理智的;愛情是感情用事的:

        朋友能很理智的討論問題、分析問題、感情卻不容因果分析。

友情是平等的;愛情是包容的:

         與朋友在一起,如果你想離開,你會很輕鬆地說:「對不起,我有事先走一步了。」,愛情可沒這麼簡單,你總會先想到對方的需要,你覺得和對方是一體的。 

友情是開放的;愛情是封閉的:

        朋友愈多愈好,只要不是討厭鬼,你都會願意和他做朋友,朋友是愈認識愈多,新朋友會變成舊朋友的朋友。愛情可不容任何第三者的介入,要記住:「情人眼裡可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喲!

友情是四平八穩的;愛情卻令人心神不定:

        你可為朋友的表情動作煩惱過?你可曾擔心朋友無故離你而去?愛情有時是最難捉摸的,對方神色稍有不對,就夠你揣摩半天了。

友情是充足的;愛情是欠缺的:

        朋友之間很容易了解彼此的需要,而且可以在需要上彼此滿足。愛情則是不斷創造、不斷體會的過程,你們之間總是覺得欠缺了什麼,等待兩個人一起去追求,愛是不容易滿足的。

莫為別人表錯情 

在瞭解了”愛與喜歡””友情與愛情”的分別之後,一定有人急著要問:在高中階段到底應不應該超過友情的界限,而去追求愛情呢?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我個人意見而言,我覺得中學生時代並不適合談戀愛,卻適合在男女之間建立正常的友誼。我們再從生理學上的觀點來看,思春期時,孩子們發育到了性成熟階段,生長正在衝刺,心智尚未成熟,距離財力和獨立自主尚有一段長遠的距離,一旦思戀和愛慕起來,情感容易激動,有些會一整天的幻想和對方約會;如果有了口角或是不快,亦容易陷入情緒低潮中。更何況隨著性愛衝動而來的困擾,關係著婚姻和將來,小小年紀又怎能承擔這麼大的壓力? 

       相對地,一種真摰與自然、無牽無掛的正當社交生活,彼此鼓勵,互相討論功課,生活得達觀和快樂,對將來的社會適應和人際關係,都會存在著莫大的幫助。 

年輕奔放正多情 

異性社交是高中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這個階段的青年學子,身體發育剛剛成熟,對異性充滿了好奇,再加上周圍環境的刺激,難免會產生與異性交往的需求,但常由於男女雙方的曖昧溝通,感情難於表達,而同伴的奚落訕笑,父母師長的嚴詞制止,又使他們不知如何是好。一旦發現彼此已是難捨難分,更是驚慌失措,到處求證或尋求搜求。這不僅是學生的問題,恐怕也會讓大多數的父母師長頭痛吧!

友情愛情總難分 

究竟在高中階段應不應該交異性朋友呢?回答這個問題前,讓我想到,在與高中學生交談的過程中,他們時常會問:「老師,愛與喜歡到底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我只是想交個朋友,他卻是窮追不捨呢!」「她對我笑了一下,是不是真的喜歡我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參考節錄「張老師月刊」第44期部份內容,供同學參考︰ 

        ”愛與喜歡””友情與愛情”的確是容易讓人混淆,但定下心想想,或可釐清兩者之間的分別: 

        喜歡和愛是兩種絕對不同的心理狀態。但是青少年對這兩種心態的區辨,常常沒耐心仔細的去做,在不夠清楚冷靜的情況下,以致誤導行為,在異性交往中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喜歡是一種情結,當我們欣賞對方,注意到他們的優點,和對方相處愉快,願意為對方做事,而且希望繼續發展關係,這時,我們就是處於喜歡的狀態。喜歡的對象不只限一位,喜歡的程度也不見得雙方對等。喜歡的情緒可能改變或消失,當然也可能發展成愛情。但在喜歡的階段,我們投入還不太深,即使不再喜歡對方了,心中雖不免遺憾,但卻不是刻骨銘心、錐心瀝血那麼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