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第  100年5月15日出刊  May 2011

 
春天的邂逅

活動紀實(二)

比舞大會

感恩奉茶

自然探索組曲

榮譽榜

活動看板

     
活動紀實(二)
 
   

「基隆河谷踏察」活動紀實 (二)

高中部 何恭佑老師

夕陽還不捨得灑落下來的溫暖時刻,五彩天燈在山城小鎮的水藍色天空緩緩上升,一個、一個,承載了所有實中同學的愛、友誼、歡笑、淚水,與夢想……。

這是個下著微微細雨的十二月灰色早晨,新竹的天氣一如往常地潮濕,前一天下午盈滿的期待,眼看就要被惱人的雨絲消磨殆盡。幸好,一上車,看見同學三三兩兩喧鬧著,滿溢的快樂氛圍,沖銷了所有的不悅。我們今天的行程將由北二高穿過關西河谷、桃園盆地、林口台地、台北盆地,到達深坑交流道後,轉縣道往十分火車站,十分瀑布與礦工博物館等,富有歷史與文化意義的景點。即使是劉主任玲秀、林老師鴻昌、翁老師毓穗三位身經百戰的資深地理解說員,要帶領一百多位過於興奮的小鬼頭也是非常辛苦的,因此,主任特別商請六位彰師大地理系的學弟妹們來擔任此次小組的隊輔。

一路上,帶領本車的翁毓穗老師與王立彬老師、藍冠麟老師三位文史導覽員輪番上陣,平淡的地理知識在他們口中,變得活潑生趣、引人入勝。他們講解關西河谷的形成原因,講解桃園盆地與林口台地的地勢風貌,講解礦業大亨顏雲年昆仲,辛勤開拓平溪線一帶的奇聞軼事。兩位隊輔適時的冷笑話更炒熱了車上的氣氛。

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就在精彩的講演與有趣的對答中度過了。第一站是十分火車站。在這裡,同學除了要跟著小隊輔的介紹,完成每個人的學習單之外,另外還必須去採訪一間店家,以瞭解十分車站商圈,在平溪線轉為觀光景點前後的產業發展。

沿著基隆河谷建造的平溪支線鐵路,自三貂角至菁桐,全長共12.9公里,為日治時期的礦業鉅子顏雲年兄弟所造,主要功能在運送煤炭。民國十八年,日本政府出資收歸公營,光復後,再轉由省鐵路局營運,十分車站為其中唯一之列車交換站。可惜民國六十年後,煤產銳減、鐵路局不堪虧損,民國七十八年本擬以廢線。幸得地方人士努力爭取,民國八十一年轉為觀光路線。今與新竹內灣線、南投集集線並稱臺灣三大鐵路支線。沿著鐵道,十分車站兩側商店林立,賣古玩的、賣小吃的、賣紀念品的、賣天燈的,綿延一兩公里。每到假日,特別是元宵節前後,遊客為了一睹千萬盞天燈同時升空的壯麗美景,總將此地擠得水泄不通。

然而以觀光區而言,我們來訪得太早了,鐵道沿線的商號並沒有幾間開著。幾位老人悠閒地在店門口閒聊,婆婆媽媽操著清亮且道地的台語,談著鄰居前幾天發生的瑣事。如果沒有我們這群外來觀光客的侵擾,她們的生活更顯閒適吧。

不過,果然是久經人事洗練的生意人。見到帶有稚嫩臉孔的我們成群結隊行過,只報以我們淺淺的微笑。對著隨後來到的香港團可就完全兩個樣了,所有人回到自己的店家面前,換上再誠摯不過的身段,搭配著殷勤的叫賣聲,港客們自然也心滿意足地掏出錢來付賬了。

一行人沿著鐵道,走上著名的靜安吊橋,兩座白藍相間的橋墩塔,矗立在基隆河谷兩岸。不管晴天雨天,你都能在遠處,就看到這等在蓊鬱山谷間的大大微笑。不過眼前這座橋看來很新,不像帶有六十餘年的歷史陳跡。原來,2009年中,高齡六十二歲的舊橋體耐不住遊客的熱情,終於在整修期間,隨著它所守護了六十年的碧水去了。現在,我們站在嶄新而美麗的橋上,被煦暖的陽光、蒼翠的群山與碧藍的溪水擁抱著,難得遠離城市的喧囂,我與長年欣賞美景的十分車站對望,突然,對傳統文人愛跋山涉水、尋幽訪勝的心境,有些許體悟了。

就像多數山城的車站一樣,十分車站是一個有著島式月臺與岸式月臺的丙種簡易站,這裡沒有高速穿梭的自強號與莒光號列車,只有搭著區間車,一站停過一站的旅人。

不斷來去的旅人,帶來了各自不同的故事;離別了,卻留下了同樣的不捨。橫越鐵道進到火車站內,覆滿灰泥的斑駁天花板、水泥砌成的售票亭、花綠的大理石地板,一切都與內灣車站如此相似,那麼的熟悉、那麼的具有親切感。但與內灣線不同,十分車站內多了木棚架搭成的紀念品小賣店,懸掛著各式各樣的許願卡與明信片,遊人可以寫好明信片後,投入站外的綠色郵筒中,將這帶有十分祝福的明信片,寄到任何渴望獲得幸福的人的手中。

旅程的第二站,是距離車站大約五分鐘車程的十分寮瀑布。與十年前的印象不同,步道的入口處多了座貌似客家土樓的十分風景區遊客中心。順著步道走,依序會經過四廣潭吊橋與壺穴景觀步道、溪流下切地形、眼鏡洞瀑布、與平溪線並列的觀瀑吊橋,最後才是號稱台灣尼加拉瓜瀑布的十分寮瀑布風景區。

透過老師與隊輔們的介紹,我們瞭解了壺穴的成因與種類。原本平整的河道經由水流的物理性沖刷與挖蝕,居然能造就如此峭麗的景觀,所謂的滴水穿石不正是如此嗎?造物者的神工鬼斧實在令人讚嘆不絕。

緊鄰觀瀑吊橋的眼鏡洞瀑布,也是十分風景區極富盛名的景點。月桃寮溪源源不絕的溪水侵蝕了基隆河水道,造成了瀑布兩側凹陷,狀如帶著墨鏡的盤古巨人長眠在山石之中。他的頭髮化成了青蔥翠綠的植被,他的肢體化作了山石,他的血液匯成了河流,滋養著福爾摩莎這塊土地。隊輔帶著同學,細心的講解著周遭的地形,忽然一陣金屬錚錝聲由遠而近,橙黃鑲著紅色紋路的列車在我們身旁呼嘯而過,朝著十分寮瀑布的方向駛去,我們才猛然想起,該往台灣尼加拉瓜朝聖去了。

十分寮瀑布與北美的尼加拉瀑布結構相似,屬於逆斜層瀑布。奇巖逆突,銀絹飛瀑,墨碧色的潭水深不見底,群山與巨岩聳立,環抱湖水,水氣長年不散,每逢豔陽高照,水霧就化為顏料,在水面劃上兩道清麗的弧線,霓、虹爭奇鬥艷,炫彩奪目。也因此得了個彩虹淵的雅號。我們到的前一天,雨水剛滋潤過大地,水量豐沛,由瀑布傾瀉而下,真有銀瓶乍破、鐵騎突出之感,兩岸點綴著不甘被冷落的金紅楓樹叢。同學們和老師都異口同聲的說:這是到了仙境吧。

本以為到此,今日的高潮算是結束了,豈知,地理老師們要給同學們的驚喜現在才開始。我們一行人由十分瀑布開往不遠的臺灣煤礦博物館。在這裡,大家吃著美味的礦工便當,穿上礦工服裝體驗採礦,搭乘獨眼小僧電車,跟隨導覽員的引導,踏著老礦工們的足跡回到過去。

礦業博物館有很多有趣的主題館,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搭乘老婆婆駕駛的獨眼小僧電車了。小小的黃色車頭,乘載了多少礦鄉居民的汗水與血淚。這臺灣第一的電汽化車頭,本為運煤所用,一位身軀佝僂卻神情矍鑠的婆婆駕駛員,在這條寬762mm的鐵軌上行駛了五十年。

礦工更衣→攜工具→至檢身口檢身→待時間車入坑→至採煤巷→入煤脈採掘→裝車→拉出坑→至稽查處→至翻車台→經輸送帶→至選洗煤場→經輸送帶→至卸煤櫃→煤斗車載運→接其他礦場煤→送至林口發電廠

這是每日每夜,礦鄉之中不斷上演的劇碼。日復一日的運煤,年復一年的與生活搏鬥。韶光荏苒,採礦產業不再。不會再有等待姓名牌的日子,卻也沒有了數十年生活的依靠。產業轉變,我們在她的眼中看出了老礦鄉人堅忍不拔的倨傲神采,卻也看出了老礦鄉人身處逆境下所遺留的悲傷與失落。

金輪斜照,由翠綠映染成金黃的山色提醒我們時光的珍貴。最後一個行程,也是同學們最期待的天燈DIY終於來了,每一組同學分別拿到四張不同的菱形色紙、木圈與一包浸泡過油的金紙。

依照次序,將四片色紙拼合起來,將木圈黏上色紙開口部份,天燈就完成一半了。更重要的是,在天燈寫上自己的願望與夢想。每位同學都將創意發揮到極致,各式各樣的八卦、笑點、目標、祝福都寫了上去。瀏覽過去,每每令人莞爾。二十盞天燈,依次被移到博物館的草地上準備施放。

幾乎是所有同學一手拿著相機、一手拿著天燈,迫不及待的拍起照來。閃光燈此起彼落,閃個沒停,一陣驚呼響起,原來是其中一組太過興奮,不小心把天燈放上去了,眾人都大呼可惜。

插曲過去,緊張的時刻終於來臨,導覽員一聲令下,所有同學一齊放手。就在這夕陽還不捨得灑落下來的午後時分,五彩的天燈在山城小鎮的水藍色天空緩緩上升,一個、一個,承載了所有實中同學的愛、友誼、歡笑、淚水,與夢想……。所有人的眼光都專注在天空中的點點星火,所有人的手都奮力高舉不忍放下,所有人眼中的淚珠也都映照出了感動與喜悅(照片10)。

我很幸運,能在這一刻,與所有同學一起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