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電影出現過這樣的鏡頭:一名特務在昏暗的燈光下,匆忙地拿出一張紙。在旁人看來,這可能只不過是一張很平常的家信。不過,你會懷疑為何特務要鬼鬼祟祟呢?只見特務以棉花球沾上一種特殊的汁液,並在信的字裡行間塗抹一遍,頓時,紙上出現了一行行似藍墨水書寫的字跡【註】。
中學部高一選修課「生活化學」的學生們在3月10日都成了一日特務,我們體驗了「隱形墨水」實驗。一般大家熟知的隱形墨水是用棉花棒沾檸檬汁在白紙上寫字,乾燥後紙上看不到字,完成了「無字天書」。因為在檸檬汁中有許多碳水化合物,把紙拿到火附近或用白熾燈泡烤一烤,碳水化合物分解只留下黑色的碳,於是字就浮現出來了。
不過這次我們的隱形墨水可不簡單,有兩種型式,化學原理分別如下:
(一)錯離子型,以亞鐵氰化鉀(K4[Fe(CN)6])和氯化鐵(FeCl3)為例,兩者反應之淨離子反應式為:
3 |
 |
+ 4 |
 |
→ Fe4[Fe(CN)6]3(s) |
我們拿毛筆沾黃色的K4[Fe(CN)6](aq)在宣紙上寫下文字或符號,並以吹風機吹乾,接著用裝有黃褐色FeCl3(aq)的噴霧罐,在寫好字的宣紙上均勻噴灑,瞬間形成了Fe4[Fe(CN)6]3(s),它的中文名稱為「亞鐵氰化鐵」,也就是著名的「普魯士藍」,有著漂亮的藍色!

(由左至右依序是:黃色的亞鐵氰化鉀溶液、黃褐色的氯化鐵溶液及普魯士藍)
(二)沉澱型,以硝酸鉛(Pb(NO3)2)和碘化鉀(KI)為例,兩者反應之淨離子反應式為:
 |
+ 2 |
 |
→ PbI2(s) |
PbI2的中文名稱為碘化鉛,呈現亮眼的黃色。(後面照片中,千秋萬載、校運昌隆、生生不息等字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