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五年級 我幫青蛙過馬路
摘錄自國小部五年級同學文章
九月底,五年級結合國語課「護送螃蟹過馬路」,進行一個結合自然生態、換位思考、服務學習與語文創作的課程─幫青蛙過馬路,不只是要讓學生知道與了解臺灣的生態問題與環境開發間的衝突,更要讓學生用行動力告訴大家,他們能讓世界更美好!摘錄各班的作品如下,看看他們怎麼說吧!
【五年五班 王昊澤】
老師們邀請了荒野保護協會的施子老師來學校,讓我們瞭解了梭德氏赤蛙面臨的困境和護蛙的相關資訊。除此之外,老師給我們看「實小新聞臺─護蛙報導」,還看了「跳吧!梭德!」的繪本。最後我們跟隨著學長姐的步伐,也決定去大山背「護送青蛙過馬路」。
【五年三班 施映辰、吳承庭、尹妍心、張皓穎】
什麼是護蛙?為何要護蛙呢?青蛙到底有什麼好保護的呢?大多數的人或許都這樣想,但是他們不知道護蛙其實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青蛙的心聲吧!我們效法「護送螃蟹過馬路」的精神,要一起為大自然盡一份心力。走!我們到新竹橫山的大山背上,幫「梭德氏赤蛙」過馬路!
【五年六班 林延芹】
新竹的大山背上,是許多動物的天堂,天上的星空有如一張耀目的名畫,山上的空氣冰冰涼涼,非常舒服,碧綠的溪流穿過長長的綠色隧道。隨著溪流的聲音,一隻隻的青蛙似乎聽見生命的呼喚,朝著溪流出發前進。
仔細一看,你會發現這些青蛙的肚子大大的,原來那些是青蛙媽媽的小貝比,牠們要把小寶寶放在溪流中。溪流是青蛙的育兒室,這些蝌蚪經過變態後,就會變成小青蛙,然後回到父母生長的山谷邊。這種繁殖方式每年十月上旬上演。
【五年一班 洪丞佑】
「荒野保護協會」在野地調查過程發現,馬路上許多慘死的梭德氏赤蛙,尤其以抱卵的母蛙居多,於是發起護蛙召集令,號召志工在每天晚上「幫青蛙過馬路」。我們今年也在朱老師的安排加入這個活動。
活動當天,我們從實驗出發去大山背的豐鄉瀑布,聽完志工講解後,我們先整理道路,把石頭與樹葉移開,免得天黑之後誤看成青蛙。
我記得老師的話:「我們的任務是出來保護青蛙的生命,不是出來玩。」,我們一開始發現了一隻公蛙,接著又在另一區發現第二隻公蛙,然後我也發現一隻公蛙,我們看著他,確定在安全的狀態下,讓他們都過了馬路。截至七點半為止,我們發現了40隻梭德氏赤蛙,同時也達到了最佳目標-「零路殺」。
這次活動,我學到尊重及保護生命,生命不能拿來開玩笑,需要大家共同守護,另外我也學到有關梭德氏赤蛙的知識和大山背的故事,真開心。
【五年二班 黃莉芸】
我們在路邊看到了一隻青蛙,於是很開心得跑了過去,將牠團團圍住,看著牠可愛的身影。沒想到一回頭,在馬路上就看到兩隻青蛙屍體,一公一母,母蛙的卵灑落在地上,我的心也跟著痛了一下。我失望得對自己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呢?沒有做好保護牠們的任務。」不過,在朱老師的安慰下,我努力得走在馬路上,希望不要再有這樣的悲劇上演,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就再也沒有青蛙屍體了。
這一趟大山背護蛙行,讓我覺得很好玩也很有意義,也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那就是即使在山上,我們要注意動物的需要。我學到要愛護生命,以後我還要再去護蛙。
【五年三班 施映辰、吳承庭、尹妍心、張皓穎】
當天護蛙時光總是比想像中過得更快,活動一下子就吹哨集合了,在這兩個小時的實際體驗中,我們小心翼翼的走著,深怕一不小心就踩到青蛙,手電筒也只能照地面左右移動,並且注意前後的來車。護蛙活動真正用意不在於有沒有發現青蛙、觀察到青蛙,而是不要發現青蛙的屍體,沒有任何路殺青蛙的行為,很開心我們做到了這項任務。
這次的護蛙讓我了解到如何尊重動物,也讓我知道位處於大自然的動物,因人類過度的開發環境而無家可歸,尋不回回家的路有多麼可憐。但如同我們與人相處一般,相互尊重比同情來得更重要,我們要把大自然中的生物當成我們的夥伴,找出共存共榮的生活方式,我想這才是護蛙帶給我們最大的收穫。
【五年四班 李品潔】
今天是重要的一天,我們要去幫「青蛙過馬路」,因為梭德氏赤蛙要到溪邊產卵,要從樹林到溪邊的路對我們來說很短,但對青蛙來說卻是又遠又可怕的路徑。
第一次保護青蛙,是一個很棒的經驗,知道這些青蛙的更多知識,也看到了青蛙過馬路的辛苦和危險。雖然有一隻青蛙死掉,但我們保護了十六隻青蛙,這教了我們要好好愛護自然生態環境,不要開了一條路在別人家前,還開很快的車,讓牠們的生命受到威脅,使得青蛙和螃蟹等動物都逐漸變少。真希望以後我還能在臺灣看到那麼多樣的生態。
【五年五班 王昊澤】
透過這次的護蛙課程與活動,我深深感覺生活中,我們人類常常要和許多動物共存,但人類卻常常在開闢馬路時,破壞了動物們的家,威脅到牠們的生命。不是只有人類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在開發前要先想想:是不是該用動物的家換取我們的方便,如果沒有絕對必要,請將挖土機開走吧!
【五年六班 林延芹】
在星星的陪伴下,我手拿手電筒四處照射,在馬路旁終於找到第一隻梭德氏赤蛙,牠是一隻公蛙,很活潑;很快我們看到好幾隻青蛙,而且最後一隻蛙屍都沒有看到。我們已經完成來護蛙的目的,並且為青蛙們盡一份心。
想結婚,就得經過「鬼門關」;想繁殖後代,就必須經過「死亡路線」。因為人類的方便,造成青蛙的不便,多虧荒野保護協會盡一份小小的力量,保護梭德氏赤蛙,很推薦大家參與這項活動,我先替青蛙媽媽說聲謝謝。
當我們走向國際的時候,對於生態的關懷、從動物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以及服務過程中的細膩感觸,都將成為國小部同學展現出來最令人動容的人文素養。

參加護蛙講座

行前再次聽老師提點重點

行前再次聽老師提點重點

行前再次聽老師提點重點

行前再次聽老師提點重點

行前再次聽老師提點重點

找到了嗎?

老師一邊現場講解

今天的主人翁-梭德氏赤蛙

專心留下紀錄


我幫青蛙過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