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第一期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三月十五日 March 2007

 

活動看板

     
蔡淑英老師畫作心語
 
   

「老師,你會畫樹嗎?」
 

蔡淑英老師
 

年過不惑    開始
                      思索墨韻
                      在意黑白
                       探看虛實
                                                     蔡淑英
  
  

舉凡與我上下年級的人都有如此的體會,如是心境毋寧僅侷限於繪畫,甚而是水墨而已..。


  早年求學時期從西畫設計、視覺傳導一路走來對美學的訓練、修持總著重「感官」出發,聚焦在色彩的佈置、透視的精確、形體的運用、光影的交錯和炫目的吸引。


  謀生的競爭後,身為全職的美術教育工作者,除了成就私領域的家庭任務,在我的工作中—「指導」繪畫—運用口述、教學工具,公認的名畫和片段技巧的示範來造就我職業生涯中比重最高的教學角色。


  直到一次再例行不過的教學對話:「蔡老師,你會畫樹嗎?」這樣不加修飾、帶些挑釁出自學生的問話,令我小露專業傲慢的姿態提起畫筆,「當然囉!」「好為人師」心理的作祟讓我自此停不了—勾勒了樹的外形還得添上肌理;畫了主題還要造意境;鋪陳了畫面少不了又是點景;交代了景物還要有時空對照;西畫表象的展現,還要來個國畫意境的比較。就這樣為了更精確傳達回應,自此愈陷愈深。大哉問,回答得不能自已。
  

  年歲使我揮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年少輕狂,取而代之的是低調內斂,皮相、色調再也迷惑不了目光,歲月的沉澱醞釀氣息,人生的歷練進退之際,虛實之間自有乾坤,也因此開始著迷於無以掌控自如的暈染,灰階層次的黑白和心領神會的虛虛實實。
  

  大自然召喚我走出象牙塔的枯竭,豐富的題材姿態引領我走入山林,為了成就自己畫中的意象,眼睛不再是捕捉素材的唯一,皮膚的觸感溫溼度、氣流的游動、音鳴的傳導、氣味的覺醒都在微調下筆的悸動,在把最原始的抽象知覺用畫面「翻譯」給讀者。

游於藝
  學生的問話幫我找到作畫的趨力和位置,就把我的專注和回應當作一個啟迪吧!或許如當年淺薄的我輕忽墨的靜默,嫌它的沉,誤解它的迂腐守舊一般,儘管需要耐心和等待,這顆種子總要播下,待時機熟成,自有綻放的舞台。
  
  畢卡索的名言:「藝術在於發現,不在於尋找」。就由身邊隨手拈來的人事物成就你的感動,圓成你的夢想,延展你的憧憬。階段性的任務我在勇氣十足的展現和達成,其他則留與他人論是非。
  
  

北埔五連作
 

同樣一景的北埔秀巒公園,以示範技法的教學方式,嚐試呈現不同的技法亦有各異的風情
---舉一反三的提示,你也可以衍生不同風情,樹立獨特自我的風格

(一)古典 北埔情懷

(二)白描 北埔拾綴

(三)勾勒 北埔印象

(四)暈染 北埔風情

(五)線條 北埔今貌

 

五月雪

油桐落花橫陳,擺弄臥姿與樹上繁花互別苗頭。「資深」使人自有麻醉的說辭。但遠處樹林楊光閃爍,是否勾引你對遠景的憧憬與想望?
--- 景深是畫作引領你進入意境延伸之渴望



鐵木


 

看到壯如衛士般的臂膀上跳躍的綠色精靈,鮮活的閃靈舞群,站在巨人的臂膀上,興奮劑似的催化著忘我境界。
--- 感受的共鳴,喚醒你與作者共同的經驗

 

獻媚

眼神的指向,引導視線的搜尋
---作者透過目光的游動,刻意引導主題的路線

 

賞花歸去


 

刻意被畫面切割的、飄上落花的空椅,網住你的視覺,搜尋那離去的身影。
--- 畫面留有延展的空間(像電影沒有結局的留白)

 

樹下


 

平凡的老樹,炎夏午后責無旁貸的開展枝椏,搭起慵懶的舞台,為八卦話題開展序曲。悠閒的午后時光,你嚮往閒磕牙還是寧可學狗狗自我養神,笑鬧由他?
---境由心生的觸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