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第六期   九十六年十一月十日出刊    November 2007

 

回首頁

校運專頁

幼稚園部迎新

國小部品德教育教學

雙語部讀書心得

高中部語文競賽

活動看板

     
雙語部讀書心得
 
 

 

好書共讀:《大清留美幼童記》

指導:李文蓉老師

200511月,錢鋼擔任市的駐市作家。11月底應「清大思想沙龍」之邀至新竹演講,講題是:影響中國的一百廿十人 ─ 尋找留美幼童蹤跡。當時清大合勤演藝廳座無虛席,在錢鋼博學、幽默、感性的講述中,聽眾或發笑或拭淚,對這群走入歷史的「幼童」表示激賞、發出慨嘆。

「幼童」是中國最早的留學生,是大文豪馬克吐溫的朋友,是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他們中,出現了鐵路工程師詹天佑、首任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他們中,有多人在甲午戰爭、中法戰爭中陣亡。

    「留美幼童」的故事猶如一件珍貴瓷器的千百碎片,散落在中國美國。原本由台灣旅美學者高宗魯研究的「幼童」,由錢鋼胡勁草接棒後,完成了《大清留美幼童記》一書和記錄影片《幼童》。

這本由香港搭船來台的《大清留美幼童記》成了我的中文教材,書中的史實能讓學生對朝末年有更多的了解;而看到幼童在異鄉奇異而曲折的成長經過,能喚起我們內心對家國、親情和友誼的感悟。

     雙語部16歲的高中生如何看待這些「幼童」的故事呢?請看下文。

 

 

1.段佳琦

    幼童們在短時間內學好了英文,適應新世界的程度實在是無人能及。在高中畢業時,多名幼童或發表演說,或代表班級致詞,再再顯示了他們的卓越表現。西部反的聲浪越來越高,所幸幼童居住的地區並沒有種族歧視。幼童們不只適應了美國,甚至有少數的幼童娶了美國女子為妻、長居異國直至老死。

    雖同處一個時代,中國日本對洋化的態度截然不同。中國,就像一隻沉睡的獅子,吃了無數的敗仗也簽了許多不平等條約。日本,是一隻靈巧的猴子,捷報連連,甚至逼迫中國讓出台灣中國固守傳統、反對改革,導致落後日本

    朝末年,火車終於被人們接受。中國第一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不負眾望,成功且快速的完成了鐵道鋪設的工程。在被召回中國十數年後,留幼童終於開始受到重用、發揮長才了。

 

2.陳芊如

    1876年幼童出現在世界博覽會的會場,美國總統格蘭特安排時間接見他們,當地報紙稱讚幼童聰明伶俐、舉止端莊。當時中國展示的文物有綢緞、銀器、瓷器,和美國的蒸汽機、抽水機相較,有著強烈的對比。中國的文物顯得歷史悠久,而美國展出的則是新穎的科技。中國雖然歷史悠久,但缺乏創新,所以在新的時代就落後了。

    為了讓幼童能夠讀完大學,馬克吐溫和許多大學校長特別寫信給中國政府,他們的熱忱真令人感動。中國政府的想法與作為互相矛盾,他們希望中國有所改變,卻提早將幼童召回。如果總是用這種有頭無尾的方法行事,中國怎能強大起來?日本的維新運動雖然比中國的自強運動晚,卻能在甲午戰爭時打敗中國中國當時雖派留學生出國,但又因為封閉的思想而決定提早召回,造成無法進步的後果。就連電報和火車,在中國的發展都面臨種種的困難,全都是因為滿清封閉的思想所致。

 

3.邢瑋庭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接待家庭教導幼童學英文的方法:除非幼童說出食物的英文名稱,否則就吃不到東西;我覺得這種學習方法的確很實用。

    在第三章中,我唸到一段有趣的事:幼童的美國同學提到在舞會時,美國女孩都會繞過他們的身旁去邀幼童跳舞,可見幼童在當時是多麼的吸引女生。

    有件好笑的事:當幼童們回國之後用假辮子遮掩自己的短髮,因為他們必須服從政府的規定。

    日本派留學生出洋,比中國早十年,當中國緩慢的推動留幼童的計畫時,日本已經有上百人在西方國家學習技術,日本人比喻得很貼切:中國是患病的大象,而日本是活潑的猴子。

 

4.胡惠萱

    美國人給幼童取的英文小名都很可愛,像是“Old Jew”、“Cabbage”、“Big Nose”等。書上提到作家馬克吐溫和幼童成為好朋友,還附上:「馬克吐溫小屋」的照片。這段敘述讓我精神大振,因為我參觀過馬克吐溫哈特福德的家!

    有很多幼童進入有名的大學,包括YaleHarvardLafayetteBrownColumbia等。我之所以會特別留意這個部份,是因為最近在查有關美國大學的資料,明年就升上十一年級,要考SAT,所以要多了解各大學對入學申請的要求。

    另外,有多名幼童對美國女子產生好感,寫信時還說「真願能與你同在」這類的話,讀了會讓人臉紅心跳呢!

 

5.鄭瑩薇

    我最留意的是:幼童和接待家庭的感情發展。還沒讀這本書時,我心中有個疑問,這些小孩子有沒有被歧視或嘲笑?讀完第二章時,使我鬆了一口氣。他們在美國享有溫馨的家庭生活。

    讀到第四章時感覺很吃力,因為這章有很多的名人和事件。我第一次認識李鴻章。我看到的李鴻章不是一心想要占有權勢的中國官員,而是一位希望中國能夠強大的夢想家。他連吃飯、睡覺都在想國家大事,最後連命也都奉獻給中國。我不了解的是,為什麼後人把他列為造成中國失敗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要提一個人:李恩富。在留幼童裡,李恩富的語文天賦最佳,他善用了這個恩賜替美國的華人爭取權利。

 

6.金可薇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小留學生要去美國時,只能向母親磕頭,不能互相擁抱,因為這是中國傳統的禮儀。父母裝得很開心,但是淚水在眼中打轉。

    第二章介紹幼童前往美國東部的旅程。先前在大輪船上的故事就很有趣了,之後在火車上的經歷更是精彩。我們在英文課曾講過劫匪 Jesse James,如今在《大清留美幼童記》一書中也提到他,美國惡名遠播的強盜居然讓一群中國小孩受到驚嚇,這是令我難忘的事。

    日本真的是很厲害,一個小小的國家,經過改革之後變得非常先進。在甲午戰爭時,日本贏過中國,讓我們見識到日本學西方學得很成功。中國日本慢了好幾步,但是晚幾步總比不改革要好。幼童從美國回到中國,帶回很多進步的觀念和技術。

 

7.陳薏安       

    容閎,一個值得效法的人,早在耶魯大學畢業後就立定了志向,要安排中國學童到美國留學。他知道改革並不容易,要搬動中國這張古老的桌子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然而,憑著毅力和堅持,他達到了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他這種毫不畏懼的精神打動了我,期勉我自己也能堅持目標、追求夢想。

    幼童除了聰明之外,學習態度很積極。到美國後不久就能說出流利的英語、寫下令人讚嘆的作品,我讀雙語部那麼久也無法勝過他們。

    日本人比喻得很好:「清朝是患病的大象,而日本是活潑的猴子。」朝實在太守舊了,連蓋鐵路都怕破壞祖宗的墓,一味反對西方的東西。日本就不一樣了,她一直進步,向西方學習,迎頭趕上,這種見賢思齊的態度值得我們去學習。

 

8.黃士嘉

    讓我印象深刻的幼童有兩個人: 鍾文耀黃季良

    耶魯大學划船隊隊長鍾文耀是個文靜的人,為了激勵隊友有時必須大聲叫罵,他那種害羞的叫罵使隊友開懷大笑,大家求他停止那樣溫和的方式。耶魯就是因為鍾文耀的關係,才能連續兩年打敗哈佛

    在甲午戰爭中陣亡的黃季良,以一幅自畫像與父親告別,書中附上他的自畫像,讓後人能記住他的長相。他一生都很少和家人在一起,所以用特別的方式和家人道別。

 

9.梁愛伶

    我對史錦鏞的印象最深刻,因為他不照規定穿著,而被遣送回中國。為此我很納悶,到美國不就是要學習新知嗎?為什麼不可以改變服裝呢?史錦鏞的英文很厲害,書中有他寫的信,我讀了原文,他的文法比我們雙語部十年級的還要好!史錦鏞去美國的時候正是青少年期,當然會想融入年輕人的社交場合。留辮子、穿中國服,難怪有人會笑他長得像女生。

 

10.陳彥青

    幼童搭船到達舊金山後,改搭火車橫跨美洲大陸,沒想到居然碰到火車搶匪。有個小朋友記下當時的情形,他看見領隊的老師祈求菩薩顯靈救大家,還說鐵路人員用一個叫「電報」的東西求救。搶劫的人竟然是惡名昭彰的Jesse James!我在英文課做過有關他的簡報,所以覺得「幼童、Jesse James、我」這個連結真是有趣啊!

    書上記載1875李鴻章日本駐中國公使森有禮的對談,我才知道日本人很早就穿西服了。「日本浪人小山豐太郎刺殺李鴻章」的報導更是讓我震驚。

 

11.徐惟恩

    幼童在美國受到接待家庭細心的照顧和教導,這些善心的美國人讓我很欽佩。當我讀到幼童要被召回中國時,鼻頭一陣酸酸的感覺。這讓我想到自己要從美國台灣的時候,捨不得離開多年的朋友,內心非常的難過。

   最後一章讀到留幼童各自都成為社會上的名人,令我感到十分安慰。當初,送他們出去留學,是希望他們以後能影響中國。他們當中有的人去建火車,有的人創業(電報、礦產),而且還有人留在美國人爭取權利,這些人真是中國人的驕傲。

 

12.倪寄宙

    耶魯大學的賽艇舵手鍾文耀很了不起,他不但能用英文指揮,還能讓他的隊員同心協力贏下比賽。對於總是輸給哈佛划艇隊的耶魯而言,這兩年的勝利可是難得的事。

    我最喜歡中國早期的蒸汽火車。那時很多人反對火車,他們用驢馬拉火車,用太監推火車,但都動不了它。

 

13.吳旻修

    幼童們的綽號,非常有趣,有楊貴妃、大主教、老猶太人 --- ---。這些綽號跟我朋友的綽號很不同。另外我很羨慕幼童可以跟馬克吐溫做朋友。

    火車是一種很進步的交通工具,但是在清末中國人反對火車。中國的火車,驢馬拉過,太監也拉過。我覺得叫太監拉火車很可笑,我是讀完第五章才了解一件事,中國會落後是因為不願意接納新事物。

 

14.鍾立德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葬送「留學事務局」的吳子登,他不顧別人的勸阻,強行要幼童提早返中國。幼童回國之後雖然立下了不少的功勞,但當初如果能在美國多待幾年,讓每個幼童都能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將更多的新知帶回中國中國一定會變得更強。

 

15黃兆平

    雖然幼童在美國住了很久,但是他們的愛國心不輸人,回到中國後有數人加入海軍。在中法戰爭中,比失去軍艦、廠房更讓人痛惜的是:一批在新式教育中培養出來的人才為國犧牲了生命。另外,把建造火車的技術從美國帶回中國詹天佑 --- --- 你們的事蹟不會被人遺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