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第七期   九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刊    December 2007

 

回首頁

郝明義先生專訪

國小部故事改寫

雙語部讀書報告

國小部迎新

 高中部迎新

活動看板

     
讀書報告
 
 

 

雙語部中文十二甲讀書報告

指導  唐存慧老師

「香水」  

張語寧.李苓

故事大綱:

巴蒂斯特.葛奴乙,生於十八世紀的法國巴黎。他是一位嗅覺天才,世界上再細微的味道,他的鼻子都可以牢牢的掌握住,並且「過鼻不忘」,將氣味藏在他的氣味王國裡。可是,他卻無法將自己融入週遭的世界。他憎恨人類,因為他討厭人們的味道;但為了能夠完全掌握外界的味道,他只好和人類打交道,學習如何萃取各種香味。一次無意間,他發現自己聞不到自己身上的氣味,所以決定要創造一個可以激起「愛情」的味道;他要用不起眼的「香味」,將全世界征服,將人類踩在腳底下。這個香水的「原料」便是年輕少女的體香。因著葛奴乙愛上了某些少女的體香,那也是他第一次感覺到戀愛的滋味,而那些香味將屬於他,因此他更愛它。二十五個香味能激起澎湃的情感、能擾亂人們的理智,而葛奴乙不惜犧牲二十五位少女的生命,就是要得到他的「愛人」--那股沒有生命的「香味」。但是當他真的得到那些香味,並且成功的任意主宰人群的理智時,他感到更憎恨、恐懼,因為他從來沒有享受過愛的滋潤,有沒有愛過別人,甚至是連「愛」這個字是什麼也不知道,只有恨可以讓他開心。最終,他還是用香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張語寧)

 

讀後感:

        葛奴乙是一個天才和魔鬼的化身。他一生下來就剋死了媽媽。後來與他熟識的幾個人都死於非命,連養他才幾週的奶母珍娜都說:「我都快被他吸乾了!」所以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個真實的魔鬼。在一般人眼中的可愛嬰兒,居然連神父都害怕,趕緊把他送給另外一個褓姆。中國人有句俗語:「一枝草,一點露。」即使對一個毫無希望的小嬰兒,也絕不會輕言放棄。但是像葛奴乙這樣的小嬰兒,應該把他養大成人嗎?

        像葛奴乙這樣的天才魔鬼,是帶有強烈虐待狂的自戀人格偏差。他處於一個自以為無所不能的世界裡,其他人的存在與否都沒有差異,都是完全不重要的。只要是進入他世界的人,就會完全被他掌控,被他捉弄。他愛上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股特別的味道,就如我們現在講的「戀物癖」,加上他的性變態與虐待狂,他簡直連野獸都不如!

        然而,他卻是一個記憶超強的人,所有聞過的東西都能全部記下來,這是只有天才方能做得到。他利用這個獨特的天份,創造出香水界的奇蹟,許多巴黎人都感受到他的這種奇特的天份。上天所賦予的天份要能夠適當的發揮出來,才能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相對的,葛奴乙也因為這種天賦成為他殺人的利器,最終害人無數。同時,他也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他可以為了喜愛一個人的氣味,而等待在最適當的時機,動手結束一個人的生命,而永久佔有所愛的香氣。這種耐力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葛奴乙出身在一個正常的家庭,從小有父母的呵護,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學校和父母對他這種敏銳的嗅覺加以重視,今天他發明的東西絕對不只是香水而已。他人格上的缺陷,父母如果能夠從小及早的發現,慢慢的以開導的方式或是藉由醫學上的輔助,或許他還不至於造成社會的不安。

在我看來,葛奴乙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從小沒有了父母,除了嗅覺之外,一無是處,能夠存活下來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在他封閉的世界裡,除了對特有的味道產生興趣外,根本沒有其他的嗜好。其他人所追求的享受—衣、食、住、行、育、樂—在他看來毫無意義。這種沒有愛與色彩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葛奴乙是一個真實的人,就存在我們的社會裡,那麼我們要如何對待他呢?我個人認為應該把他終生監禁在一個無人的島上,永遠與世隔絕。那樣,他就不會危害人類了。

我覺得,還是做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不要有什麼特別的天賦,因為那些只會干擾我們原有的美好人生。上蒼所賦予的才能,在一般人看來,並不一定了解老天的美意,有時甚至還會誤用了這些天賦,最終也危害了社會大眾。我常常想,那些天才,或是白癡,每天腦子裡想些什麼玩意兒呢?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終日忙於上學、工作,為生活而打拼。沒事時,看看電影、電視、打打電腦,從平凡的生活中得到樂趣,常常會為著一個小小的笑話而捧腹大笑。所以,我覺得平凡與平安就是老天爺賜給我的最佳恩賜!   (李苓)

 

美麗人生的二十二種寶典 

林恬卉

杏林子美麗人生的二十二種寶典一書裡,藉由觸動人心的小故事,規劃二十二個人生寶典,譬如體貼的美德,幽默的特質,面對缺陷的自處之道等。這本書裡的每一個字,流露的關懷和啟示,讓我們重建自我,構築璀璨的美麗人生。

杏林子,本名劉俠,十二歲的那一年罹患類風濕關節炎,全身關節大部份都損壞了。這個病對她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我想,如果她沒生病的話,她說不定寫不出這本書;由於她經歷過挫折和病痛,才會有深刻的體驗,知道美麗的人生是必須靠自己的創造而擁有的。剛開始時,她因為行動很不方便,就對生命抱著很消極的態度。然而,這並沒有阻止她的學習。劉俠後來就比較看得開,通過函授學校及教育電台辛苦的自學,母親也經常幫她借書,藉此來開拓她知識的領域及寬廣的視野。

美麗人生的二十二種寶典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篇章是:「面對苦難–刺的故事」。在這篇文章裡,劉俠藉用三個小故事來和讀者說要如何面對苦難。第一個故事的內容是講劉俠家人對於她生病的反應。在生病之前,她反應靈敏、漂亮、又活潑,一直是受人矚目的焦點。她也因為每個人那樣對待她而感到很驕傲。但是生病之後,她反而可以忍受身體的疼痛,也能原諒別人對她的欺騙、虧欠、以及惡言的傷害。

第二個故事是呂代豪先生成為牧師的經歷。在當牧師之前,他竟然是個流氓、混幫派的老大,是個常進出監獄的人。他年輕時為了反抗管教嚴厲的父親而逃家。剛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到處白吃白喝的小混混,但是他後來膽子越來越大,殺人、搶劫、勒索,可說是無惡不作,因此後來再度被關進了監獄。在監獄裡,他在一位女孩的帶領下,受洗成為一個基督徒。之後,因為行為表現良好,提早假釋,並且去讀神學院,成為一名傳道人。雖然剛開始有很多人譏笑他,朝他吐口水,呂代豪牧師卻用行動證明,浪子也有回頭的時候,殺人犯也可以有重新做人的一天。

第三個故事是講一位成功企業家的故事。這個叫做的人,小時候因為家裡很窮,於是下定決心將來要當百萬富翁。不到三十歲時,就不但家財上億,還有美麗的妻子,一對聰明的兒女,好像什麼都有了。然而,就在三十歲那年,他的兒子病了。雖然請了最好的醫生,兒子還是不幸過世了。後來說他當時眼睛是長在頭上的,萬沒料到金錢雖可以買到最好的醫療品質,卻買不到兒子寶貴的生命。

很多時候,我們身上都有根「刺」-- 或許是身體上的疾病傷痛,或許是家庭的不幸變故。但是只要我們接受它,並且仔細聆聽,一定會聽到它在告訴我們一些什麼。我很佩服劉俠女士可以接受她身上的「刺」,能夠用樂觀與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裡的挫折。我讀完這個篇章時,也才發現我們都常常忘記生命裡什麼才是真正值得的。往往我們的家長一直都替我們擔心大學申請的事,對我們的要求也都很高。從一個學生的立場來說,雖然他們是好心的為我們著想,但是卻使我們很難享受真正美麗的人生。可是,我想,只要我們肯接受我們身上的「刺」,人生旅途中沒有什麼過不去的難關只要發揮強韌的生命力勇敢的活下去,相信總會發現世上還是別有天地的。

 

橘子紅了  

張哲音

        青少年應該常常會想他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將來他們會讀什麼大學?做什麼工作?可是他們最關心的可能是:終生伴侶會是誰?婚姻會快樂嗎?婚後會後悔嗎?配偶會是一生中的真愛嗎?可惜,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看得到未來,也沒有人會告訴他們,他們的決定與選擇是對還是錯。所以,人們必須等到了終點以後,才能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究竟對不對。在琦君橘子紅了一書中,裡面的四篇小說,彷彿都有「失去真愛」的主題。在「橘子紅了」、「金縷曲」、「清泉院」這幾篇裡,女主角都因為不清楚「真愛」是誰,而被搞糊塗了,因此搞砸自己或別人的婚姻。最後一篇小說--「爸爸,好人」,則是說明一位父親因為忌妒他的愛妻愛上了別人,而一氣之下殺了她,最後成了囚犯。琦君把每個篇章都寫得相當生動感人,讀來常常感覺得到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這本書的主要篇章--「橘子紅了」,是講一個鄉下姑娘悲慘的命運。在這一篇裡,讀者能夠清楚的看到琦君獨特的寫法。第一,故事不是以主角自己的角度來敘述故事。在這一篇裡,琦君是以家裡少女的角度,來敘述整件事情的發展。其實作者這麼做,是因為故事大部分是真人實事:琦君就是故事裡的秀娟。而且這樣寫,主角秀芬在故事裡的想法與感覺都沒有向讀者透露,因此,她對自己生命悲劇的想法永遠都是秘密。第二,琦君沒用「花」或「玉」的口頭禪來象徵故事裡的女人,反而,她以橘子象徵非常美麗秀氣的秀芬。當然,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秀芬是一位悲劇人物,像秀娟家橘子園裡的橘子,當它紅了、成熟以後,只被欣賞、沒人品嚐,就掉到土裡腐爛了。

這篇故事的情節非常精采與緊張。秀娟是大媽的姪女,從四歲父母去世以後,就被大媽照顧。因為大媽沒辦法生小孩,大伯就在城裡找了一位誘人的交際花,成了他的二房。大媽為了挽回大伯的愛,就替大伯父討個三房來,希望快點生兒子。沒想到這位被「買」來的姑娘,只比十六歲的秀娟大兩歲,而且是秀娟年輕六叔小學時代的同學。當六叔回鄉下探望大媽與秀娟時,他跟秀芬就一見鍾情;因為六叔年輕又是讀書人,很適合跟秀芬在一起。可惜,秀芬已經是大伯的三房了,所以無法跟她的真愛在一起。為了不要搞砸大伯與秀芬的關係,六叔也就不再回鄉下探望他們了。和二房在一起的大伯終於回家來的時候,秀芬就不再是秀娟親密的朋友,而變成了她的秀芬姨。大伯看起來很威嚴,使秀芬有一點怕,不敢接近他。秀芬與大伯的愛,比較像父女般的慈愛,是愛長輩的那種愛。沒過多久,大伯就回到城裡了。原本懷有男嬰的秀芬,因為跌倒而流產,失去她唯一能被大伯寵愛的機會。她的身體慢慢的變得越來越差,最後就病逝了。秀娟看著這些事情發生,雖然只「長了半歲,卻似長大了十年」;她也發現到秀芬原本可以有完美的人生,可是因為走錯路而從此遺憾。秀芬去世了以後,秀娟就悲傷的說:「她走了,她以後不用再煎熬、不用再盼待和焦慮了。」唸完了這篇文章,我被秀芬說的一句話:「女人家的命就捏在男人手裡,嫁個有良心的男人,命就好,嫁個壞良心的,命就苦。」深深感動著。因為我此刻才真正了解以前的女性所承受的痛苦啊!我非常珍惜現在女人所擁有的幸福;同時,我也發覺到家人的重要。有支持與愛你的家人,生活就能過得更加美好。

        我欣賞的第二篇文章是「爸爸,好人」。這篇是在講一位法醫,大夫,以及一位患有心臟病的嫌犯,魏朋,彼此之間的關係。跟「橘子紅了」一樣,主角的感覺與想法是被隱藏起來的。這一篇故事非常溫馨,因為讀者會發現魏朋雖是被愛情害得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殺人犯,其實,也是一位關愛小兒子的父親,因為不想遺棄需要愛與照顧的兒子,所以不想病死或被判死刑。當大夫想出法子讓他的妻子願意收養魏朋的小孩時,魏朋因而就甘心的死去。他的小孩被大夫與夫人取名為小元元,而且小元元也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了。最後,天真的小元元就跟大夫咿咿呀呀的說:「爸爸,好人」,使大夫很心酸 ,連小小的元元都不曉得他真正的爸爸心地也是好的。這篇故事討論到人們該不該給囚犯第二次機會的問題。琦君使我發現人常是有好與壞的兩面,連囚犯都值得我們關心和同情。

        讀完這本書,我才開始比較欣賞中文的文學作品。琦君的文筆令人讀來津津有味,文章裡也常常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另外,我也發現到愛是多麼複雜的東西,要順利的找到真愛的確很不簡單。琦君運用的詞語與寫作技巧,我覺得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