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第五期   九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出刊   October  2008

 

新進教師風采

雙語部作品

國小部環保科學營

升學榜單

活動看板

     
海洋文學營
 
   

<山海戀曲~2008全國高中職學生海洋文學體驗營  

學務處訓育組長 施燕萍

 

    台灣四面環海,是典型海洋國家,回溯台灣歷史,先祖們渡海而來,沿海而居,依海而生,長久以來我們與海洋的關係密不可分;躺臥在海的搖籃,我們吸取養分、成長茁壯,發展出許多海洋產業,但是正如廖鴻基老師說的「是不是我們走得太快,無意間遺落的大片海洋?」人們成了海洋的敵人,我們不斷挖取、消耗海洋的資源,卻忘了關心海洋環境的改變、海洋精神與文化,忘卻了山與海的必然關係。

    根據〈海洋教育白皮書草案〉指出,自國民政府遷台以來,多數人仍延續、傳承陸地思惟文化,認為自己位居陸地之中,把海洋視為世界的邊緣、盡頭,教科書的安排也仍強調陸地文化、以農立國,而不是海洋探險、與海共生,教育部有感於國人長期對海洋的認知不足,因此近年致力於海洋教育的推廣,陸續規劃了幾項認識海洋的活動,學校今年暑假承辦的2008全國高中職學生海洋文學體驗營便是其一,希望讓學生透過文學、美學的角度深入認識我們的海洋文化。

    我們把此次營隊範圍定在「海洋與詩歌」,邀請了李敏勇老師、林柏宜老師為同學指導詩的創作,還邀請了政治大學戴寶村教授為同學解說台灣海洋歷史與海洋族群,簡上仁老師帶同學唱出海洋的歌,廖鴻基老師引發大家對海洋的關懷與尊重,另外,尚有今年甫退休的丁美芬老師傳授同學詩歌朗誦的技巧,整個營隊課程緊湊精采。課程中最引大家興趣的便是廖鴻基老師的分享,廖老師生動的解說及各項照片的輔助,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而廖老師真摯熱切的海洋情懷更是感動在場所有的人;透過廖老師的解說,同學們更懂得關懷海洋環境與生態,讓「海島」能夠尊重「海洋」,而不是對海洋予取予求、恣意破壞。

    當然,「體驗營」不可或缺的便是對海洋的親身接觸,營隊中,我們帶領同學到基隆出海,感受海風溫鹹的滋味、享受乘風破浪的痛快,讓同學從海洋的位置回望寶島台灣,試著體會葡萄牙人當初看到台灣喊出「福爾摩沙」的感動,也讓同學從海的角度觀察美麗海岸線;半天的活動結束於黃昏夕照,金黃海面上散發神聖的光潔,同學們也滿載而歸。 

    四天三夜的海洋文學體驗營在同學們琅琅詩朗聲中落幕,能達成多少活動目標尚無法評估,但從課程講解中同學可以體會海的意象與海的精神,透過外海體驗感受我們與海洋不可分的親密關係;從同學們的回饋中,我們相信播下去的種子會慢慢萌芽、成長茁壯,藉由這些參加營隊的孩子心中的領會,將有越來越多人關心我們的海洋並尊重海洋的一切。

特別感謝本校張惠英老師, 黃佩珊老師, 彭雨潔老師及竹東高中張澤平老師, 苗栗農工莫素娟老師, 石門國中車婉娟老師 於營隊時間陪伴指導學生

 

洗不淨

             高一 4班  陳敬之

落葉都可以歸根

落海的人該去何處尋找自己

唉!海啊!

為何你可以

輕易將漁人吞吐在茫茫湛藍中

卻永遠無法用一滴的清澈

洗滌他們的辛酸

 

 

天地一大白

             高一 4班  黃則惟

遊人馭浪來,稍歇視此灣。

浮波沫深沙,沉流激淺灘,

層疊似峰巒,怒嘯如吶喊。

不言鴻鵠志,平生總鬱藍。

 

 

海床  

 高一 2  蔡孟亞

大海這張

舒服又冰涼的床

躺在上面

可以呼吸海的氣息

可以享受大自然溫暖的懷抱

輕輕 柔柔的

但它卻可以承載每艘船的重量

而且

底下蘊藏著豐富 奇妙

各式各樣的生物

它的奧妙

它的偉大

令人嘆為觀止啊!

 

 

 

 

心願   

高一  1  蔡孟昕

 

如果我是一座孤島,

我不會介意流浪的人們,

在我身上來來去去;

我不會介意無情的海浪,

拚命的拍打;

甚至,

我也不會介意,

往我身上倒核廢料。

我只要、

只要每天都能看到海平線上的

日升日落,

然後,

靜靜地等待你的經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