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第四期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十日出刊  June 2009

 

歷史作業

升學榜單

幼稚部畢業班童「畫」世界

活動看板

     

歷史作業

 
   

穿越時空愛上『它』-記一份歷史作業

唐遠華老師 撰稿

新近學習理論的發展大多強調主動、認知和建構歷程的學習,認為知識不是客觀存在的絕對真理,而是由學習者依照個人主觀經驗建構而來;受此學風思潮影響,新版布魯姆認知目標遂分為「知識向度」和「認知歷程向度」兩大系統,其中「認知歷程向度」強調引導學生保留和轉移所學的知識,希冀透過能力的培養,轉化所學成為自己的知識系統。西洋史教學向以重大事件為主,然對學生而言,因為時空隔絕、繁複多變,顯得十分隔閡,學習始終難逃強迫記憶卻不知所云的困境。如何引導學生保留和轉移所學的知識,進行建構自己的歷史知識與圖像,遂成為近十年來個人歷史教學的挑戰。

教學理論像座燈塔聳立在我的眼前,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卻是如何讓學生在挑戰中好好『玩一玩』!一天,讀到一段文字「十八世紀日報的發行,對於啟蒙思想的推展居功厥偉」,「辦一份報紙」吧!自己重新去建構一段過去「自以為是」的歷史,看看歷史有多簡單或是多複雜?有多無聊或是多有趣?是坐而聽故事還是起而用方法做研究?看著一雙雙瞪大交雜著困惑與奇異的眼睛,我的嘴角逐漸上揚帶著一抹微笑,一趟「歷史大驚異」的探索之旅於焉展開!

到底選擇哪一段事件?聳動、獨特是他們最初起的想法,看著每一個真誠而迫切前來詢問「是否可能」的眼神,我提醒「史料」的首要考量,於是最「殺」的事件為二次大戰、冷戰;最「八卦」與最「噴血」的則是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役;最「懸疑」的選擇了凱撒遇刺,最「玄」則從正統的宗教-新舊教之爭,到新舊教各自表述;至於意見紛雜、舉棋不定的小組,也在史料優先的考量下,從吸血鬼到巫術終而確定「黑死病」,從環遊世界八十天到地理大發現到東印度公司終於凝聚出「大英帝國前傳」的勁爆主題。歷史從來不是不證自明、天經地義的刻板紀錄,是史家親歷其境不斷與過去會話的結果,透過學生們在選擇主題的探索歷程,修正的不只是更明確主題的出現,也修正了他們對歷史的模糊認知。

主題該如何呈現?這不僅涉及到對主題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從哪一個角度切入去進行理解, 所以「切題」與「概念及史實的完整」遂成為評分的重點。透過頭條、社論與專文的論述,可以清楚的檢驗出這兩個部分的表現:成果與困難。就成果言,這次各組的切入角度多元且具區隔性:以戰爭為主題,同為對戰爭的反省,或從軸心國角度:「烈日西沉,軸心終究傾倒毀滅」,或由同盟國出發:「美利堅暴徒使出殺手?,原子彈惡魔攫七萬魂」,或由「蘇聯劃時代創舉,人類航太新紀元」,導入太空競賽徘徊於戰爭或和平的弔詭;以宗教為主題者,「核心價值何處尋?敲碎沉默,教士首為改革發聲」彰顯了新教在宗教改革的十字路口上,欲衝決傳統網羅的困難與決心;而「加利略判刑決定,宇宙中心仍是地球」則深刻感受到舊教千年傳統的牢不可破與自信。 多元而靈活充分展現了高中生的思想潛力!

就困難言,想法要形成概念必須從:諸多子題→類的觀念→概念形成→知識體系,所以如何在一個清晰的概念下,將相關的子題整合起來,或者整合子題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都需要對史實(包含時序、因果關係)的認知與釐清。這部分就必須透過大量閱讀、消化、整理與分析史料重新再現自己的論述,作品的高下之別在此,文字總編的分配整合能力在此,每篇文章撰寫者的是否用心也在此,困難度之高無庸置疑,學生們的哀聲連連與扼腕太息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於是上圖書館找相關成書或期刊論文者增多,甚至嘗試選用影視文本、圖像資料、戲劇小說輔佐之,不能不說是一大突破。例如資料最少也最難統合發揮的「黑死病」、「凱撒遇刺」、「舊教立場」與「大英帝國崛起」諸篇,不僅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找到任何可用的史料,甚至運用到外文資料,再發揮十足的「歷史想像」力,反而在寫作方面大放異彩;而虛構人物-利瑪竇姪兒利馬豆豆辨析舊教立場、<莎士比亞劇院失火>、<五月花號徵水手廣告>烘托英國崛起的時代氛圍,也頗能從「虛中見實」。至於資料雖多卻因主題耳熟能詳而難以發揮者,如<法國大革命>卻能緊扣「共和」主旨,從路易上斷頭台到羅伯斯比恐怖統治,嚴謹地論述「風雨路遙,自由之光打破黑暗」,也能連結斷頭台的發明與小市民心聲,詼諧地表達對時事的看法,完整的再現此一重大史事!如何在多元角度中緊扣著主旨概念進行理解後的寫作,是這篇作業的學習重點,也是在事後針對每篇報紙分別講評後學生最大的收穫。

一份報紙的歷史作業是否加深加廣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就學生的角度看,捧著熱騰騰剛印刷出廠的心血結晶,無一不是激動加感動:「天啊,我們真的辦到了!」「痛苦與美好集於一身」「顫抖著雙手、潸然淚下」「油畫之外,身為實中人另一項難得的經驗。」「Bravo!」「太酷太棒了!」就身為老師的我而言,的確看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最後藉用林敏巧的心得來總結這分作業的價值:「一路走來,最珍貴的還是那種親眼目睹、親手去做的這趟過程的感覺吧。不是說凡事應該窮究其道理,而是,有時候擁有那種感覺,真好!」對於這些孩子稍稍能夠體會「穿越時空愛上歷史」的感覺,我十分欣慰!

高二歷史課這一份報紙可以說是一項「重量級」的作業,成果之豐碩不言而喻。然因版面及頁數的限制,無法將成果全面呈現,因此嘗試以「研究歷史知識的方法」之思路流程圖,擇取同學心得之精要,與讀者分享。(編按)

 

起點:用一種新的態度面對歷史

對我們來說,這次製作歷史報紙是前所未有的體驗。和以往不同,我們必須嘗試以當時人們的角度看待一件歷史事件,而不是像我們往常作歷史報告時,只需將一件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前的歷史事件拿出來分析。因此,我們在製作這份報紙時必須考慮到該事件發生時整個大時代的背景,彷彿我們就是生活在當下的人們。這樣寫出的報導才夠真實,才能符合報紙扮演的角色。對我來說,這點是比以往的報告更難的部分。(高二2 黃以捷)

 

行動(一):尋找題材

印象中,一開始是這樣的:大家說報紙總要有個聳動、引人注目的頭條,何不乾脆來寫個有人死掉的,最好是血噴得處都是的那種。討論到這裡,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看過的漫畫<凡爾賽玫瑰>,故事發生在法國大革命前後,主角瑪莉王妃和丈夫路易十六在結尾處被送上了斷頭臺,鍘刀落下,兩顆頭顱在民眾激狂的尖叫與喝采中血淋淋的與身體分離,結束了他們的一生。想到這,我提議大家來寫「法國大革命」!結果大家聽到有人的頭將被砍斷,暫不管路易和瑪莉是誰,便都興致勃勃的贊成了。而我想到可以將瑪莉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淫亂生活寫成有趣的小八卦,也興奮了起來。於是,在這種為別人的死亡幸災樂禍、一心只想八卦而毫無歷史思考的情緒下,我們選定了主題並開始了報紙的作業。(高二2 黃秋萱)

 

行動(二):收集資料->去蕪存菁

我們決定以二戰為主題,報導日本投降。這個事件距離現在尚未滿一世紀,因此收集到的資料也琳瑯滿目。在經過第一次彙整之後,我們發現並不是資料越多,就越好下手。關於日本投降的史料雜且亂,有些收集來的資料也不盡理想,對於史料的核心概念也不容易掌握。加上時間點接近現代,評論的觀點也呈現多元化,我們遇到了所謂的「撞牆期」,組員的信心也大受影響。(高二2 陳鵬宇)

做報紙真的讓我學很多,學著與別人討論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學著怎麼統整資料,學到找資料的好方法-去圖書館!我發現圖書館的書比網路上的資料好上好幾倍書中有數據、圖表佐證,而且是從歷史的觀點去寫的,比起死板板又互相抄襲的網路資料,看起來舒服多了!(高二3 李勤)

  

行動(三):研究開始->建立史觀,尋找切入點

消化資料對我來說大概是最需要努力的部分吧!找了很多資料,對許多事情的來龍去脈仍不瞭解,有時資料的撰寫太過偏激;有時自己的立場不知不覺被作者影響;有時自己寫的文章與別人重複。哎呀!問題之多是我始料未及的。(高二3 李勤)

  

行動(四):撰寫研究成果

訣竅1:下苦功夫

千萬別小看了東印度公司那篇字數不超過500字的文章。那篇報導可是花了我加起來約有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呢!查資料還算是簡單的部分(當然去英文網站一字一句慢慢翻的資料是例外,那可是耗費了巨大精力),整合資料,把資料吸收再從筆下吐出來便是件極度困難的事了!光是「全部刪除再重寫」就有三次,現在報紙上的完稿可是第四次才順利「吐出」的呢!用「嘔心瀝血」來形容再適合不過了!每次一氣之下把文字刪除,面對空空如也的word版面,心裡的鬱悶不是三言兩語能形容的啊!

至於畫諷刺漫畫就輕鬆有趣多了!雖然畫漫畫前要花很多時間找一堆圖片,像是英國、西班牙的船;英國人、西班牙人的穿著;十八世紀的英國、西班牙的國旗……,但是畫出來時覺得蠻好玩的呢(還想再畫一張的感覺)!雖然是小小一篇廣告,也是要下功夫的。此外,我在網路上赫然發現一篇文章恰巧有寫到我要的資料(它就寫著:當時有一篇廣告……),讓我覺得如有神助一般幸運。而那篇藝文版面,是我去找當時的英文詩,再「親自」把它翻成中文的。翻譯時真像腦筋急轉彎,要選適合的詞彙。翻完的瞬間,真的有莫大的成就感!(高二3 王宜薇)

訣竅2:張力與說服力

製作報紙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讓我們領悟與學習到很多自己從未思考、接觸的事情。身為一個預設立場的偏激派記者,需要掌握的要點不僅僅是記者專業的語氣,更要深入瞭解並消化歷史資料,把自己丟入歷史時空中,將欲表達的事件與觀念以記者的口吻化作文字。不能只是單純的敘事,還要將文字排列的具有張力與說服力,使讀者感同身受並且接受革命思想。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內容、標題與用字遣辭後,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學會做報紙的技能了。(高二2 曾郁祺 邱珮文)

訣竅3:事件具有延展性與關連性

這一份報紙考驗著我們好幾項能力-首先,就是對於歷史事件的瞭解、掌握其意義。其二,對於歷史的詮釋與評論。我們不能只是知道哪一年發生了什麼事件,因為一個事件背後往往隱含著某種意義,而從這裡,甚至可以找到與其他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事件微妙的關連性。(高二2 陳守中)

訣竅4:畫龍點睛是標題

(下筆時),我們開始對每一字句錙銖必較,深怕因為用字的不妥,傷害報導的精彩和客觀。現在回想起來,最傷腦筋的是「訂小標題」與「寫頭條」,光是小標題,我就想了兩個版本,事後又配合段落的調整重新腦力激盪。頭條則是在每個階段一點一滴的累積。之後負責了其他短文,常常一個晚上就坐在電腦前潤稿,糟糕的是-我在每一篇的立場不盡相同,寫投書像是個沒頭沒腦只有熱血的暴民;寫共和發展時又化身冷眼旁觀的評論家,都快要人格分裂了!(高二2 黃于庭)

訣竅5:歷史想像力

我寫的是關於二次大戰時期日本的民間生活,然而我卻遲遲無法下筆。一則礙於所選擇的時代相當尷尬,正值投降前百廢待舉卻又尚未有所作為的時間點;二則我必須找出一個能夠敘述這個時代現況的觀點。我在腦海中想像當時的民間生活景象,嘗試以一個角色扮演的方式看著那個時代。街道巷弄間發生了什麼事?原因又是為何?它應該如何解決?(高二3 王昱雯)

訣竅6:避免出現矛盾

撰文是這份報紙的特點,由於寫新聞的需要,資料的精細程度需要比報告多上幾倍。將不同的資料相互比較對照,才不會造成不合邏輯的小瑕疵,但這些東西累積下來在報紙上的呈現,可能三十個字都不到。(高二1 王國陞)

訣竅7:發揮團隊精神

這次做報紙,我所獲得的除了學問方面,我在與人合作上亦收穫良多,「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想要完成一份第一名的報紙光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絕對是不夠的,唯有集合大家的智慧、努力和配合才能有這次美好的成果。(高二2 姚若晴)

  

終點?研究沒有終點只有休息站,因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在查資料的時候,我常有一些不應該的「驚異」,像是「咦?這些是竟然是同時發生的」,或是「噢!原來他們是同時代的人」,讓我覺得自己上學期實在太混了!我們這次的研究主題是英國崛起的過程,我一直到現在才瞭解,英國雖然也在歐洲,可是她民主政治的概念比其他歐陸國家早非常多,精神也很不一樣,感覺歐陸國家全在為某件事情激動的時候,英國卻自在的隔著海峽發展它所喜歡的。她的「形象」現在深印在我腦海裡,這很有用,現在上課講到英國,我就想到她最在意的就是海權和貿易。(高二3 高敏嘉)

得獎報紙第一名:自由先鋒

小組成員:黃秋萱、曾郁祺、邱珮雯、姚若晴

李君庭、連純瑩、曾宇禎、俞佳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