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第  100年4月15日出刊  April 2011

 
花博一日遊

台北花博之旅

人文專題演講

元曲仿作

南寮遊曲

榮譽榜

活動看板

     
人文專題演講
 
   

發現幸福,實現夢想

科學班人文專題演講實錄

演講一:〈吟遊詩人的足跡─聽見布拉格〉

主講人:李翊菱老師

演講日期:2010年12月20日

 

喚醒覺知的一場旅行

 

指導編輯:高中部 羅云普老師、 管韻老師

李翊菱老師曾在奧地利國家音樂學院攻讀藝術教育,獲得碩士學位後,返台從事「藝文推廣」和「親職教育」的相關工作,著作甚豐的她,常從父母與孩子的相對角度去探索問題,新書《做到的爸媽請舉手》、即將出版的《孩子洗澡會唱歌嗎?》都讓許多為人父母者重新意識到自己的時間表裡,與孩子傾聽共處的部分是否微乎其微?也讓孩子在追求成績頂標之餘,檢視自己的壓力是否能順利化解,還是獨處時怎麼樣也哼不出歌來,幸福指數往往見底?

李老師的講題〈吟遊詩人的足跡─聽見布拉格〉,顧名思義,似乎與親子教育無關,但她從藝術和哲學的角度,要我們重新檢視自己的覺知能力,這樣一來,我們才能盡興地徜徉旅行、品味當地的音樂或建築,進而從藝術欣賞中,重新尋獲心靈的滿足。在親職教育裡,老師關注的是父母如何協助孩子調節情緒,而在藝術教育裡,老師讓我們旋開啟動感官的轉紐,耳能聰、目能明,活得有感受,才能讓快樂指數蒸蒸日上!

第一站:布拉格印象

聽見「布拉格」,你會想到什麼?「波希米亞」的古地名,舌齒摩娑間發出神秘迷離的幻想;現代主義巨擘的法蘭茲•卡夫卡,以及有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米蘭•昆德拉;或是臥流於新舊城間的伏爾泰河,它有著另一個美妙的名字:莫爾道河。

「吟遊詩人」李翊菱老師以音樂家史麥塔那(Bed?ich Smetana)的名曲〈莫爾道河〉(Die Moldau)勾勒了大河奔流入海途中,上遊至下遊的景致。透過樂器,

無論是閃爍的粼粼波光、寬闊河面的磅礡氣勢、或是河畔農人的婚禮,都一一再現,令人「聲歷其境」。

從音樂入手,翊菱老師真正想談的是「生活覺知」的培養。學習不單是學業成績的追求,更涉及了天地、生命、愛情、宗教、地理、歷史、藝術、與人際關係的追求,每一個小事件都足以引發爆炸性的影響,只要我們能夠用心體會這些生命經驗。

 

第二站:定義「旅行」

試著回想過去旅行的經驗,在旅程當中體會到了什麼?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坐在西山舉目四望,他是真的徜徉在山水之間,達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或是他仍舊惴慄,憂國之情從未有排解的一刻?

袁宏道在〈晚遊六橋待月記〉中展現了士人的高雅。深諳「簡約美學」的中郎,只愛那不足向外人道的清淡月景,至於開得燦爛的梅花、桃花園林,就留待愛湊熱鬧的俗人們去徘徊流連吧!

柳宗元與袁宏道在文章當中藏下個人價值觀的草蛇灰線,身為讀者的我們,能否思考「旅行」之於我們的意義?翊菱老師說:「旅行的目的,是為了物質慾望的感官滿足,以及審美感動的心靈滿足。」例如順著蜿蜒的莫爾道河,映入眼簾的不外乎蓊蓊鬱鬱的樹林、古老巍峨的城堡、倏然開闊的河面,然而個人審美的經過/過程,卻能比樹林更青翠,比城堡更壯麗,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向度,成為一股巨大而難以描繪形容的崇高感受。

第三站:新建築體驗

感官是我們認識外在事物的起點,進而建構起私人的心靈世界,內外在從來不是隔絕封閉的兩個領域。翊菱老師在旅程中目睹了各類建築,於演講當中為我們說明建築外在形式與內在意義的關係。希臘羅馬的建築中,處處可見排列整齊的拱門和圓頂,以及外牆的銅鐵厚壁,再再顯示了當代追求秩序沉穩的風氣;而文藝復興前的歌德時期,教堂不只是宗教的中心,更是一切生活的中心。因此建築的設計便增強與上帝的連結,屋頂不再是圓的,而改成高聳入雲的尖頂,建築內部也設計了天井,讓光線透進來,置身於此,彷若祈願的虔誠話語都能直達天聽。

終站:另一段吟遊的啟程

透過旅行和覺知,得以累積更多驗證過的知識,遂能將其內化成豐碩的經驗。感謝這位始終在路途上的吟遊詩人將一條河流送給我們,用田野、蜻蜓、婚禮的愉快歌舞邀請我們跟隨她的腳步,學習面對現實生活的經驗,選擇、追求快樂的生命。

演講二:〈創意、生意、公益∼有趣的生涯發展之路〉

主講人:嚴守仁博士

演講日期:2011/2/21

走出框框,實現夢想

─專訪社會企業家嚴守仁博士

採訪同學/ H205陳正蕙、段致暄、陶詩諺、林其政

H105楊宗琦、王新宇、黃頎凱

嚴守仁博士運用他的智慧,從事知識工作,經營社會企業,他不忘勉勵我們這群高中生,未來也可以發揮一己之力做出貢獻。我們非常榮幸能在聽完嚴博士的演講後,對他進行採訪,進一步認識這位長者的思維、信念與價值觀。

 

文/ H205陳正蕙

嚴博士首先和我們分享他的思考。首先,必須釐清問題、問對問題,並劃分此問題為「對人」或「對事」。如果是對事,嚴博士強調的是「critical thinking」,用理性、分析的態度理解、面對並處理之;至於對人,則需以「右腦思考」,運用人性關懷與同理心,偏向感性的處理。

人性關懷與同理心在嚴博士的生命歷程中舉足輕重,因為他患有先天性唇顎裂的女兒出生時,他必須安慰賦予這位小天使生命的母親──同理一位做母親的心情,設法正向思考。於是嚴博士對他太太說了一個故事:

從前,在一個漁村裡,住著一位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患有兔唇的小女孩。因為她說話會漏風,其他小朋友聽不懂她說的話,久而久之就沒有人願意和她玩了。她回家向媽媽哭訴,責怪媽媽為何把她生成這樣,於是媽媽告訴她:「媽祖娘娘行善,需要一個小朋友替祂在人間做善事,而在所有的小朋友中,祂挑中了妳,於是就在妳的嘴唇上做了記號。」於是小女孩相信,這不是缺陷,而是媽祖娘娘的記號,行善助人的徽章,開始到處幫助他人。許多年過去,小女孩長大成人後,人們記得她的善行,尊敬她善心,也就不再注意到她的唇顎裂了。

唇顎裂並不會影響智力,而且可以透過許多手術痊癒,真是萬幸。但倘若孩子是目前醫藥科技無法醫治的心智障礙,為人父母的又當如何面對?嚴博士和我們分享了他看過的一個例子,在他的智慧中,嚴博士提出了三個步驟:第一,誠實面對不逃避;第二,負起責任;第三,愛是一切的解答。

文/ H205段致暄

一場講座,一場意識的提升

以往有些回饋社會的論調,總是徘徊在理論的空談,幻想像泡沫一樣的美麗,但也一樣脆弱。我們在當下慷慨激昂,思考結束的下一秒卻說,「做不到的,我又不是什麼特別優秀的人,這些事,還是留給那些有能力的人吧!」自我設限,是很多人的壞習慣,扼殺了大多數擁有潛力的人。也有的人會說,「也不是我不想做,只是今天我會這樣,是因為…,還有…,要不是…。」受害者心態,也是一般人的壞習慣,用自己心中的「別人」而找到逃避的藉口。

困於以上兩種心態,我們對於社會的付出被侷限了。嚴守仁博士提醒我們要知道:「當一個人如果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引述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那怕五年、十年,只要建立明確的目標,繼以持續不懈的努力,總有一天我們都能發揮自己的價值。

 

可燃?還是不可燃?

「如果像你這樣經營從事社會企業的行為稱為自燃,影響他人一同投入稱為助燃,假設碰到不可燃的人,怎麼辦?」會後,我好奇的向嚴守仁博士提問。

「知道嗎?鐘型曲線,也就是所謂的常態分佈。」嚴博士微笑的回答。所謂的常態分佈簡單來說就是中間多,兩邊少。

「假設某條街上新開了一家麻辣鍋,有些人會自告奮勇第一批去嘗試,假設他們回來後在網路上,或者聊天時發揮意見,說『這家麻辣鍋好呀!食材鮮美,辣的有勁。』,大部分的人聽到後都會決定去嘗試。然而,最後仍有少數人是不管怎樣都不會前往的。」當有佔社會比例5%的人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如社會企業時,有10%左右的人會立刻投入。70~80%的人一開始會縮在自己的舒適圈中,在看見績效後,才會跟進。但仍有10~15%的人包裹在敲不開的硬殼之中,好說歹說也不願意探出頭來。

「我們只能祝福。」博士無奈地說道。

「要給予時間,有一天,我們也可能熔化掉那堅硬的外殼,讓他加入跟隨的腳步。」我們無法強迫一個人非得加入什麼行動不成,所以我們給予祝福,並用熱情的溫度溫暖他,當他有一天覺得,外面的世界好像也不是這麼可怕時,他就會起身,進入那70~80%之中。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給予他準備的時間。

「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會來到。」嚴博士笑著以這一句作為結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