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像你這樣經營從事社會企業的行為稱為自燃,影響他人一同投入稱為助燃,假設碰到不可燃的人,怎麼辦?」會後,我好奇的向嚴守仁博士提問。
「知道嗎?鐘型曲線,也就是所謂的常態分佈。」嚴博士微笑的回答。所謂的常態分佈簡單來說就是中間多,兩邊少。
「假設某條街上新開了一家麻辣鍋,有些人會自告奮勇第一批去嘗試,假設他們回來後在網路上,或者聊天時發揮意見,說『這家麻辣鍋好呀!食材鮮美,辣的有勁。』,大部分的人聽到後都會決定去嘗試。然而,最後仍有少數人是不管怎樣都不會前往的。」當有佔社會比例5%的人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如社會企業時,有10%左右的人會立刻投入。70~80%的人一開始會縮在自己的舒適圈中,在看見績效後,才會跟進。但仍有10~15%的人包裹在敲不開的硬殼之中,好說歹說也不願意探出頭來。
「我們只能祝福。」博士無奈地說道。
「要給予時間,有一天,我們也可能熔化掉那堅硬的外殼,讓他加入跟隨的腳步。」我們無法強迫一個人非得加入什麼行動不成,所以我們給予祝福,並用熱情的溫度溫暖他,當他有一天覺得,外面的世界好像也不是這麼可怕時,他就會起身,進入那70~80%之中。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給予他準備的時間。
「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會來到。」嚴博士笑著以這一句作為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