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實中園地 第廿九卷第五期
P. 14
實中園地 The Newsletter of NEHS 113年第 29卷第 5期
( 三 ) 學習區活動
學習區是孩子自主學習的方式,老師按活動領域,視孩子能
力興趣提供素材,供孩子自由探索、操作的區域。孩子可以進入
這些區域,將裡面的教具材料拿來玩、動手做。各個教室有美勞
區、語文區、組合建構區、積木區、數學區、生活自理區⋯⋯等。
過程中老師會不斷增添、調整內容,給孩子符合個別能力的挑戰。
例如 3 歲和 4 歲教室裡的「數學區」: 為不同年齡層發展
與需求,事前準備不同層級、難易度的拼圖,放置 6 片至 60 片,
依照孩子能力給予挑戰任務;孩子也能從少片到多片自我挑戰。
又例如「語文區」裡有深有淺的圖畫書提供給不同閱讀理解
能力的孩子;表達方面,較小的孩子看圖說話,較成熟的孩子可
進行說故事、演故事等活動。
四、相親相愛的班級氣氛
所有孩子來到面前,
我們秉持理念,構築實中
附幼共同的孩童圖像:
再看看學校生活之所以不如家裡自由自在,因為它需要讓每個人都過得安全順利,所以有許多
必須遵守的規定。但越是清楚這些規定,也越能上手,自然而然地,不再感到束縛,而形成共有的
生活默契。每天生活中,期許老師和孩子們有了默契,才能各自安好,各自創新與超越。
在混齡班級中,與人的互動更顯重要。助人,是孩子內在既存的動機,希望看見別人變好,也
展現自己所會的,是一種能主動而為的學習方式,在混齡異質性高的團體裡容易頻繁發生。有趣的
是,一開始哥哥姐姐照顧弟弟妹妹,而當年紀小的孩子熟悉了以後,也願意為友伴付出,帶領著還
不上手的新朋友前行。同儕學習帶給孩子強大的安全感與成就感,有類似處境的人一起做、一起解
決問題,這些互動是自然發生而非刻意安排,良善的循環接二連三、生生不息。這就是互助共好、
相親相愛的班級氛圍,也是混齡班級的一大特色。
即使老師在新學年已預備許久許多,小小孩真正進來了,哭聲四起、排起隊來零零落落、有的
膽怯有的衝過頭、西瓜連皮吃、火龍果要吐籽⋯⋯帶來許多驚喜與活力,老師每天思索更好的教法,
同仁間彼此分享與打氣,在這個學習型的團隊中,我們總是戰戰兢兢,也喜於探究和改變。相信在
孩子的陪伴下,整個幼兒園,這個大大的家,永遠都有快樂的學習。
14 混齡教學的腳步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