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第  100年01月15日出刊  January 2011

 
「心」的重陽節

科學FUN輕鬆

苑裡割稻趣

「愛與關懷」活動

校園密碼觀察

郭安哲英文演講心得

榮譽榜

活動看板

 
「心」的重陽節
 
   

雙語部11R中文課〈節慶教學〉紀實

「心」的重陽節

指導老師:管 韻老師

「節慶的意義不完全在於其本身,而在於啟發我們尋根的念頭。」本著這樣的理念,希望藉著中文課,讓雙語部11R的學生從「採訪」老人過程中,明瞭「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真諦; 從「手作」風箏活動裡,讓他們學習惜福感恩、發思古之幽情,進而領略古人登高祈福的意義。本學期適逢中國「九九重陽節」,我與李文蓉老師在十月第三週的中文課裡,先後推出了〈向爺奶敬禮〉和〈紙鳶DIY〉兩項節慶文化活動。

【向爺奶敬禮】

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

「重陽」又稱「重九」,而「九」與「久」同音,其音有長久長壽之意,因此內政部明定重陽節為「老人節」,故今日的重陽節已較無過去配掛茱萸和喝菊花酒的習慣,反倒是加強推崇「敬老」的美德,藉此節日感念老一輩的辛勞。配合此義,希望讓學生發自內心去瞭解自己的祖父母,挖掘他們生命裡的故事。

李文蓉老師設計了〈向爺奶敬禮〉的學習單,讓學生採訪自己的阿公阿嬤或家中60歲以上的長者,採訪的內容包括:「介紹爺奶以前的故事」、「介紹爺奶得意的事或拿手的技藝」等等。從採訪的過程中,學生們才赫然驚覺:「自己好久沒有與爺爺奶奶們說話了」、「爺爺敘說著抗戰時的故事,才發現原來爺爺還挺會說笑話的」、「阿嬤每天上課要走2.5小時,還要翻山涉溪。」當他們記下那個未曾經歷的時代,除了驚嘆或訕笑之外,孩子們遂能更加珍惜現在的一切,也才能真正去思考自己究竟能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        

(12B 陳祥儀) 我想努力學些台語,這樣便可以多跟外公外婆講話。加上外婆最近膝蓋開刀,如果能多些交流,我就能更關心她走路時的安全。

(11A 莊子薇)物質上的東西,我現在還做不到,所以只能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孫女。雖然我是個不愛說甜言蜜語的人,但是在他們面前,我也希望嘴巴能甜一點,以搞笑的方式跟他們相處。

 

「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典範右圖為子薇的奶奶:現任擎天黃梅戲藝團的執行長

 

 

 

【紙鳶DIY

「做」風箏時,他們學到許多「動詞」,「買」給他們,就只學了「買」這個詞。

─黃春明

在重陽節放風箏,則是過去臺灣特有的習俗之一。臺灣的氣候自九月開始就刮起了號稱「九降」的秋風,吹的是無雨的北風,此時最適宜放風箏了。胡建偉《澎湖紀略卷七》上記載了「賽風箏」中爭奇鬥艷的情形,而臺灣俗話說︰「九月九,風吹(風箏)滿天哮。」顯示此活動是因氣候發展出來的,也使得重陽節添了一層熱鬧趣味的色彩。

學生皆聽過「風箏」一詞,卻不知道其實最早的風箏是稱作「紙鳶」,因此我們在製作風箏前先花一點時間介紹「風箏」的歷史演變。古人利用紙張仿效「鷂鷹」製成紙鳶,待風起,即可順風縱放,以達友軍。雖然在戰爭裡有時未必奏效,紙鳶會遭敵軍射落,但至少這貌似偵察機的有趣玩意誕生了。後來有人在紙鳶上加了竹片削成的絲弦,迎風飛舞,發出猶如「古箏」般的聲音,風箏之名才應運而生。

「我的名字好難寫喔!」、「老師,可以寫『健康』兩個字給我看嗎?」做風箏的第一步,正是要將開學至今所練習的書法成果展現在這張方形的宣紙上。雖然大多數的同學的書法程度還停留在臨摹的階段,但看他們用心描摹在紙上的專注神情,就知道他們是相當看重這薄薄一張卻宛如精神象徵的宣紙。自己的幸運符號、祝福話語、抑或「好」朋友的名字,透過水墨書寫和水彩彩繪,每只紙鳶不再只是個玩具而已,張張都承載著他們的創意和期盼。

 

在周杰倫的音樂裡,大家開心地彩繪風箏

你一穿,我一拉,就快大功告成啦

花了將近一節課的時間彩繪風箏,第二節課裡「黏貼竹條」和「綑綁棉線」才是重頭戲。因每個人的進度不同,班上開始混亂了起來,我試著指導製作原則,其他操作的部分讓他們互相協助。果然「亂世出英雄」,班上的「手作達人」頓時冒出好幾個「啊!我的線穿不過去耶!」「你不會先用鉛筆綁著線,然後一起穿過去啊!」此起彼落的哀嚎聲和指導聲接連出現,這才真正有了「班級互助」的感覺,他們也能藉此體會造物的艱辛與不易。黃春明在演講時屢次提到,現在的小孩太受保護了,過度的保護孩子使得現代孩子迷失了很多精采的生活細節。例如「做」風箏的過程裡,孩子學到許多「動詞」的使用,然而父母「買」一只風箏給他們,他們從中學到的,就只有「買」這個詞。

 

領著學生們到小操場當「追風箏的孩子」時,許多孩子的眼神都比平常在教室裡還要閃耀。可惜九降風的威力似乎太強,風向頻頻變換,紙鳶們難以輕鬆駕馭,甚至還有兩三只風箏糾結在一起。突然聽到有人喊著「風箏的手柄斷了」,但接著看到的是那個孩子拿起剩下的半截線,笑著跑遍了半圈操場。我們望著風箏,心情也隨之飄蕩搖晃,耳邊響起的除了清亮的風聲之外,還有好青春好繽紛的笑鬧聲不絕於耳。

                                     

色彩繽紛的風箏成品

獨一無二的風箏大合照

 

【學生心得節錄】

(12B 陳浩勻)

以前我看過一本書,書名是「飛行的歷史」,書上第一個提到的就是中國的紙鳶,原來飛在天空上的一張紙,竟成了人類飛行夢想的第一步。1015日當天,我就像重返了幾年前的中國,製作了生平第一個紙鳶。

(11B 李儀亭)

風箏自古以來就是兒童們喜愛的玩具,象徵著自由和希望。前陣子老師宣布要做風箏的時候還蠻開心的,因為平常沒有這種活動,而且我小時候也很喜歡風箏,所以當天鐘還沒響,大家都相當期待了。

(11B 宋思賢)

做風箏跟中文課有什麼關係呢?直到開始做的時候才知道原因,除了基本組合的步驟之外,重點是在風箏上的圖案。首先、我需要學書法才有辦法寫我們的名字,剩下來的空間是繪畫創作,我畫了數字「3」,因為這是我的幸運號碼,而且我做任何事,通常在第三次就會成功了。

(11A 莊子薇)

星期五的中文課,我們一行人把自己的願望和姓名寫在紙鳶上,楷書的名字端端正正躺在中央,一旁則有花葉相襯。褐色楓葉,紛紛飄落;粉色花瓣,相繼繽紛。

紙鳶,是人們寄託希望與祝福的小鳥。我們把希望與祝福繫在線的另一頭,讓它自由飛翔。

(12A 游景皓)

一開始,我先用毛筆沾著墨汁寫出我和好朋友的名字,最後等顏料乾了之後,再黏上竹條、綁上風箏線,這可愛的風箏就大功告成。過了幾天,老師就帶我們去司令台放風箏,風箏有時能在空中自由飛舞,有時才剛放上去又立刻墜機,雖然有點掃興,但我還是十分喜歡這次的風箏製作。

(11A 葉承軒)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風箏,也是第一次自己放風箏。我畫了一把吉他在我的風箏上,原本還希望畫一把小提琴和一對鼓棒上去,但一把吉他就足以表達我對音樂的熱誠了。其實不只是表達,也是祝福,祝福我的音樂人生能展翅高飛。

(12B 鄭易)

上一次放紙鳶的時候應該是三年級吧!所以這次放紙鳶還滿興奮的。最有意義的部分是自己構圖,把比較有意義的東西畫在風箏上的感覺還不錯。真想等風再大一點的時候再放!

(12B 許廷思)

我在紙鳶上畫一個天龍,是因為我想要有隻會飛的動物。我原先打算畫一隻鳥,可是後來覺得鳥太弱了,我應該要選個強大且具有神力的動物!最後,我選了「龍」,因為牠不僅很強大,也是中國人喜愛的神怪。有隻天龍在我的紙鳶上,會讓我覺得這紙鳶可以飛到雲上,使我所有的夢想成真。

(11B 謝涵宇)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風箏,彷彿回到快樂的童年。風箏上的彩色圓圈代表一個個回憶,因為我在畫的時候,好像進入了時空隧道一樣。一個半小時後,把風箏完成了,我像一年級的小朋友一樣,藏不了心裡的喜悅。

 (11A 余中涵)

風箏最重要的是它的骨架,但上面的花紋能代表創作者的想法。我在風箏上使用藍色和綠色,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媽媽前年得血癌,而有人跟我說綠色代表身體健康,藍色代表未來幸福,所以我在風箏上寫了「身體健康」四個字,一起送給媽媽。

(12A 陳祥儀)

雖然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在新竹海邊放風箏,但我自己從來沒有放過。做風箏的時候,心情不太好,所以我就用老師給我們的水彩來表達我失望的心情。後來要放風箏的時候,發現紙上破了個小洞,使得風箏飛不太起來,我認為可能是上帝不想讓我一直把那次考試的失望放在心上吧!

(11A 周引涵)

爸爸媽媽以前會帶我到清華大學的草原放風箏,強勁的風會把我們的風箏帶到天空上,有時甚至飛得比清大最大的樓還要高。雖然到小操場放風箏時,風箏飛得不高,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次做風箏的經驗,因為它讓我回到童年燦爛的回憶裡。

(11A 陳曦)

當要放風箏的時候,我發現比我想像中的難。它一直在草上翻滾,好不容易拉起來時就掉下來了,雖然讓人很氣,但風箏飛起來時真的很美。

(11B 李晉輔)

在這秋高氣爽的天氣裡,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望著天空,心想:「我還真的好久沒放風箏了!」還真希望有一天能夠再回到童年,快快樂樂地在南寮跟爸媽一起放風箏。而國文老師讓我可以再次回憶起童年生活。做風箏的那天,我跟我的兩位好朋友決定以「幾何形狀」為我們風箏的主題,接著黏好骨架、運用書法技巧簽好名之後,就完成了我們獨特的風箏。

(11A 譚得)

放風箏時很興奮,因為我很久沒放風箏了。我想古時候的人很想飛,但自己不能飛,就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風箏上。風箏在天上飛時,就代表自己在天上飛。

(11A 林軻文)

在空中,我的風箏看起來像一個新手駕駛的司機,有時它會左右搖晃,有時它會墜落而下。我慢慢地嘗試,快下課時,感覺自己已成為了一位風箏玩家。且在這次的重陽節活動中,我感受到當古代中國人的滋味,我像是穿越時空到了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風箏發明的那個年代。

(11B 李力和)

做紙鳶是一個很奇特的經驗,我其實不太擅長手作,但這次做出來的風箏飛得很好。我多數時間都在學習洋人的文化,因此希望有更多像這次的中國文化活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