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第一期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三月十五日 March 2005

 
 
讀書報告
 
 
地理科讀書報告–大河灣
◎ 高三1班 張維貞

一、書名:大河灣
二、作者:奈波爾 譯者:李永平
三、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四、內容概要:

“歷史的一股潮流——已經被我們遺忘,如今只存活在歐洲人的著作中——把我們沖刷到非洲海岸上來。”


  故事開始,我的心就隨著主角—沙林,緩緩駛入非洲心臟地帶。
  沙林的祖先原是印度人,後來至非洲東海岸經商;隨著時間的流逝、時空的轉換,豐饒的東海岸出現金融危機;沙林毅然決然離開了老家,進入人生地不熟的內陸,接手經營一家小雜貨鋪,與當地外僑、土著做起生意來。
  故事重點開始是在土著—賈貝絲出現在他店裡以後。她是另一個部落的商人,來沙林店裡的主要目的是採購日用品,再回去賣給她的族人。而賈貝絲的兒子費迪南,在整部小說中扮演的是一個歷經大起大落的角色;費迪南先是在沙林鎮上的公立中學就讀,畢業後,幸運地又進入總統新規畫的「國家園區」裡深造,然後再前往首都,在總統手下工作。但可悲的是,此時他得小心翼翼,伺候那位自我意識強烈、表裡不一的偉人—總統先生。沙林後來在首都遇見原應意氣風發,但實則渺小、萎頓的費迪南,才深切體悟到人生的波折。
  再將鏡頭轉回小說的主人翁。可憐的沙林,一直認定自己這一輩子愛情無望,永遠得到的只是卑微的歡樂;但是,當老友英達爾來探訪他後,這一切就改觀了。英達爾帶沙林參加一場上流式舞會,沙林有幸認識了雷孟德和伊薇夫婦;雷孟德年逾六十,是位歷史學者;而伊薇卻還只是不到三十的少婦,明豔動人,深深吸引著沙林。
  兩人後來有一段非正式的愛情——同病相憐的男女,互相吸引。可是隨著雷孟德的學術研究受他最敬愛的人——總統先生否定之後,伊薇也似受了打擊,漸漸老去,和沙林的關係亦逐漸褪去。
  故事中雷孟德代表的是誠懇和近乎愚昧的忠心;他深切希冀總統英明的改造非洲這塊荒土,突破貧窮落後,迎向自由與自治。可惜的是,心如豺狼的總統只是虛應故事,不斷施用集權手段奴役人民,犧牲者不計其數;而最嚴重的是,現代科技、民主自由等辛苦經營的碩果,也逐漸沉沒在茫茫大海中。

五、作者的主要想法:

  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我想主要是在諷刺非洲的政治不民主、統治專制;縱使有如雷孟德等愛國之士存在,甚至還給總統這麼一段正面的評價:「他是一個非常傑出的人。他為了這個國家做了很多事情,卻得不到應有的讚揚。他整頓軍隊、建立軍紀;他把和平帶給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
  奈波爾藉著前段引述的「讚揚」,反襯出「偉人」—總統先生的虛偽和專制;他表面上順應民意,卻養著一群虐人害物的豺狼—政府軍;他利用他們操縱非洲;他把自己神格化,耗盡豐饒的國家資源;他為他的母親—一位非洲旅館的僕人,建立許許多多的雕像,甚至還妄稱她為「非洲聖母」,其實只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出身。到頭來,整個國家長期陷入內戰,分崩離析。
  其次,作者要諷刺的是非洲民眾普遍的愚魯。「住在國家園區的學子們交互影響、激勵,對未來的新非洲充滿憧憬。總統照片無所不在,時時俯視我們。在國家園區,總統身上的光芒,灑照在他腳下那群年輕的新非洲人頭頂上。」總統再一次「主宰」著全非,控制著人民的思想,帶領非洲走向暴民充斥的世界。
  這些悲哀的事件卻只是冰山一角,作者雖未深入描繪,但這種持續性的淒慘歷史,舉世皆然,非洲以後的日子如何平坦的走,值得令人深思。


六、本書寫得最好的部分:


  《大河灣》的著眼點主要是在講述非洲的歷史動亂,社會結構整體地分崩離析的故事。奈波爾文筆最獨到的部分,就是他常藉著主人翁沙林的眼光,冷靜的分析每個動亂、各個人物的特質,永遠都是不帶成見的評論著這片廣大的大陸,批判著人物的虛假和濫情。
  我最佩服的就是作者運用了如此自然的筆法,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刻畫闡述非洲部落間殘酷的血戰,政權爭奪時所帶來的負作用,以及那一群惶惶不可終日的政府官員、衣衫襤褸的饑民;巧妙地,作者特意安排了這些事件的時間背景—正是歐洲人漸退出非洲的過渡時期,即使當權者是非洲土人,但是事實上整個國家大陸依然充斥著白面孔人種;歐洲政府已經撤退,留下的卻是一場急遽的變革,部落間的混戰,以及最嚴重的「成果」—人民的無知、貧困。非洲突然處在一片茫然中;現代化的建設不再拓展,盲目的政府只是在消耗資源,而人民依舊停留在原始的蠻荒時期,與鉅額投資下的產物絲毫沒有干係。
  難道政府如此不智嗎?奈波爾提供了一個好的解釋:國家的「偉人」,為了要彰顯他的威望與統治績效,搭蓋了一坐坐的「海市蜃樓」,營建了一幢幢的「觀光景點」,都與非洲現實脫節了;眼下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好好處理窮困的民生問題、好好調解部族間的世仇、爭奪,進一步才能推動現代化發展,帶領非洲走向開化的世界。


七、本書較欠佳的部分:


  奈波爾的小說內容,比較偏向他私人主觀的見解,雖然主角沙林被設定為一個居於非洲的印度僑胞,對無論民間暴動、亦或政府施政,都比較可以抱持「旁觀者清」的心態;但如果讀者想要了解的是非洲難民真實生活之重現,那可能就不屬於本書討論的範疇了。
  《大河灣》把背景焦點放在後殖民時期,那個時期想必是較現代更加血腥的時代,歐非二洲人民的價值觀相互衝突的轉捩點;而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對部分讀者來說可能是缺點)就是作者並沒有切實深刻描繪每一場戰役,卻是著重於戰後景觀的殘破、人民家破人亡的慘劇,來突顯戰爭帶給人民的困擾與不安;不過,如果作者能更清楚明確的交代各個戰役的背景原因,想必本書將更臻完善。


八、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穫:


  這本書雖然可以說只是作者個人的「旅遊經驗」、「所見所思」,但是它也讓我注意到了非洲政府的作風,以及人性的疏離在這片大陸上逐漸擴散,它使我體認到除了非洲饑民、非洲叢生疾病之外的更多隱疾;透過沙林悲觀消極、矛盾的眼光,正視這充滿不熟悉感與迷惑感的大陸塊,進一步了解當地居民無奈的心聲。
  從這個角度反觀文明的已開發世界,會瞿然發現歐美的科技雖然進步,但在「帝國主義」的觀念作祟下,卻顯得冷酷無情;雖然此時大權在握的是純種非洲黑人,不過局勢處於西方白人、非洲土著的混戰中;或許奈波爾整本書並未明確提及白種人的欺壓,而是以非洲土著激烈的反抗手段:四處焚毀市鎮,繁榮景況已經不再來取代。透過此描述,顯而易見地,可以看出西方「文明」,在非洲卻是嚴酷的「文化殺手」、「迫害主力」。


九、想把這本書推荐給誰看?為什麼?


  最想把這本書推荐給世界上集權國家的政府看。
  或許政局的當權者在執行、訂定某一項政策時,會忽略了人民的意見與需求,而一意孤行只會造成如書中的「偉人」般的情形:本就不甚充足的資源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民生不但絲毫沒有改善,甚至還釀成一次又一次的社會暴動;更多衣衫襤褸的人將無家可歸,村長和官員被亂民處決……。
  如果執政者在看了這本書後,可以深切體會未來國家施政方向的話,那麼我相信他的「集權」,不是阻力,反倒是助力;讓政局更加穩定—政策更果斷又不失其「本於民」的方針,帶領著全體同胞邁向光明的前程。


十、我若是作者,還想為本書加些什麼內容?


  我會把沙林這一個角色換作「非洲土著」,雖然局外者較不容易為事物的外衣所蒙蔽,但相對的,也容易因不了解真相而流於主觀意識。
  若沙林是土著,就可以很輕易的描寫他毅然決然參加了反叛軍,攻擊平日欺壓人的軍官、村長,反抗專制卻又屢次訂定錯誤政策的總統;也可以描述他的生活:或許是貧困而未開化的,亦或是欲打破現存令人窒息的局面者;這些想必是讀者更想一探究竟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