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第  100年03月15日出刊  March 2011

 
活動紀實

實小新聞台

『我的故鄉我的家』攝影展

夢幻中文課

愛家護照

小論文得獎心得

榮譽榜

活動看板

     
「基隆河谷踏察」活動紀實(一)
 
   

「基隆河谷踏察」活動紀實(一)


指導老師:高中部 劉玲秀、翁毓穗、林鴻昌
編輯:劉玲秀、翁毓穗
攝影:何恭佑


緣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當對知識有所「感受」時,知識是活的、學習是饒富趣味的,這便是地理實察的意義與價值所在,也是地理教學持續希望推廣的目標。
  實中的地理教學也一直在這個目標上努力著!上學期的地理實察選擇基隆河上游的十分地區為地點,以河流地形、北部山區礦業聚落的變遷與再造為主題,我們造訪十分瀑布、十分老街,以及台灣煤礦博物館,透過野外觀察配合解說與學習單的方式,希望學生與課本的知識建立起切身的「感受」。
  
  99年12月17日高一123班、高二1班師生共計112人,在新竹市高中職社區教學資源均質化子計畫:藝術與人文的經費支援下,實地到台北縣平溪鄉基隆河谷上游進行鄉土戶外教學。為了進行這一趟大團體的校外教學,實中地理科教師團隊在彰化師大地理系李明燕教授的指導與協助下,召開數次教材研發會議,討論實察主軸、路線以及設計學習單內容;進行了兩次行前探勘,模擬班級移動動線、確認最佳解說點位;並且藉助李教授培訓的彰師大地理系解說志工,以達成以10人為一組的戶外精緻教學。
  
  還記得12月16日(即實察前一日)晚上約9點左右,林立彬、藍冠麟、林佩樺、林宜萱、陳佳玲、林晉緯等六位地理系學生,從彰化搭乘縱貫線火車抵達新竹,再轉乘公車抵達科園社區,借宿劉老師家中。為了準備隔日的解說內容,他們的行李中除了換洗衣物,還有厚重的地質學、地理學專書,以及煤礦聚落研究的相關碩論等厚重書籍。晚上11點鐘行前會議結束,他們仍挑燈夜讀、討論、演練,如履薄冰地認真規劃每一個點位的解說口條。事實也證明,大哥哥、大姊姊們活潑生動的解說內容,深受學生喜愛與肯定。
  
  此外,我們也要感謝各班的導師:藍錦文老師、何恭佑老師、謝芳儒老師、林安英老師,以及宇棠爸爸、媽媽的參與。由於他們的支持與協助,讓整個活動得以平安進行;他們的全程陪伴,更增添了旅程的溫馨與歡樂。
  
  很高興從學生所分享的心得回饋當中,看到了學生們對地理、對學習本身改觀,並期盼能再有這樣的學習機會。我想,這次的地理實察只是個「引起動機」,對生活周遭的景觀與現象時時關心、時時保持好奇心,其實很多知識就藏身其中!
  除了十二月寒風刺骨的東北季風,熱情的實中學生在基隆河河谷還感受到了什麼?創造了怎樣的回憶呢?,何恭佑老師以文學之筆,記錄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點點滴滴(下期刊載),以下為本次活動的提問設計,以及學生們的學習心得,茲摘錄數則與大家分享!


高一1班合照

高一3班合照


高二1班 合照


高一2班合照   
  
  
  
教學設計: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國道3:三峽交流道附近

1.          車行國道3號,當交通車接近三峽交流道,此時,你會看到三峽新市鎮。請具體描述本區的特色(例如:區位、地形特徵、聚落形式、聚集密度、產業活動類別、設施等)?你能推論本區發展的可能因素嗎?

106縣道

2.          當車子從國道轉入106縣道後,筆直、寬闊的公路風景不再,身處蜿蜒的群山中,你的視覺感受如何?想一想居住在此地的居民,他們如何謀生?如何與外界產生聯繫?

十分聚落

3.          十分聚落的地點與位置有何特色?

4.          平溪鐵路對當地礦業的開發,為何很重要?其興建的背景與路線規劃如何?

5.         採礦業為何沒落?其沒落對當地有何影響?當地居民如何因應這樣的變化?有何新興的產業活動?轉型中的優勢和困難是什麼?

十分風景區

6.          找尋一個你們認為最佳的視點,素描『基隆河河谷』的地景。素描圖上需用文字註記你所見的河流地景特徵(如河寬、流向、曲流、河階、瀑布、壺穴分布等),以及你認為重要的地理資訊

7.          「十分風景區」與「十分瀑布」分屬哪那二個不同的管理單位?為什麼?你認為這樣的現況,涉及到那些議題?政府、業者、當地居民與遊客的看法如何?有何利益衝突?他們的立場如何?(訪問是獲得一手資料的好方法,可採訪當地業者、遊客與居民--至少3位)

8.          基於對基隆河上游地景的欣賞與維護?你認為十分瀑布應維持現狀,或收歸官營?為什麼?

台灣煤礦博物館

9.          採礦場有那些特有的地景(例如:礦坑、捨石山、洗煤場、翻車台、煤礦輸送帶、運煤台車道等)?請拍照留影,並說明之。

10.  經過實地的訪察與體驗,你認為博物館還有哪些自然或人文資產最具開發價值?如果你是煤礦博物館的館長,你會如何規劃?(至少提出一項規劃構想)


 

學生活動心得
 

當我看到壺穴不知道為什麼莫名的興奮!
H102-02周宇安
  在車上敬業的大哥哥們及老師非常的認真講解我們所經過許多的地形特色、人文發展。突然發現平常以為高速公路的兩旁沒有什麼好看的,只有樹和房子,但其實其中有很多我之前在課本中所學到的地形,一切都真真實實的呈現在你的眼前。平常自認為已經對丘陵這些詞彙熟悉的不得了,但當你看到,你會比較知道它到底長怎麼樣。
  印象深刻的是當我看到”壺穴”,不知道為什麼莫名的興奮!(可能是因為它是我唯一在課本中比較記得的東西XD)有一種我竟然親眼看到我所學的知識,而且我竟然還說的出它的原理!另外看到瀑布其實我嚇了一大跳,從來沒想過台灣也有如此像樣的瀑布。 (本來以為可能就只有一注水柱) ”台灣不是什麼都沒有的!!!!”
  課本是死的,但為了升學,我們必須硬著頭皮去死記那些地名、地形原理。但如果我們能親自去觀察、去認識我們在課本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就像這次活動的目的「發揮觀察、結合所學、印證地理的價值與意義」,這樣死的知識也能變活的,且更能夠歷久彌新。
 



煤礦博物館裡的字字句句多少人們的生命堆起來的
H101-10林穎秀
  早上先造訪十分老街進行訪談,沒想到遇見的商家很詳細地從頭介紹起,給我們很完整的訊息,而一旁的老婆婆,則淡淡的一笑後轉身進入屋內… …我們來這裡了解礦區的過去,而十分社區又是如何因為是較寬廣的河階地而成為礦區的腹地?如今它又是為了什麼而沒落、而轉型?這對我們而言或許只是一天的旅程裡,學習單上短短幾行的答案,對居民卻是攸關一生的轉變。
  下午參觀了煤礦博物館,在模擬陰暗狹小的礦脈中,我們的腳都蹲痠了。隨處張貼的說明板上,紀錄的是一個又一個真實發生過,看起來卻像是歷史悲劇劇情的故事—有多少人在這樣的歷史中喪生?談不上是犧牲,這樣的死好卑微,我們嘆息、我們紀念、我們因此而慶幸自己平穩安樂的生活,卻遺忘這個下午我們看過的字字句句,是由多少人們的生命堆起來的。最後我們一齊放開自己做的天燈,看著一個個天燈相攜著迎向天空,我想,對未來的希望也像它們一樣,承受著歷史的經驗飄揚直上吧。
  到十分村落地理實察後,對於這個陌生的地方似乎多了一點瞭解。平常走馬看花去過的地方,其實都有著他們自己的故事,用那些有暖度的經驗,期待能感動我們,但是這樣的感動沒有瞭解是不會被觸動的… …用心看待腳步踏上的每一吋土地,珍惜他們的故事,我們在經過轉型的十分老街看到了,也在從前那些礦工蒙著灰的臉上看到了—只要肯審視身旁的土地,就看得見美。
 


聽到許多我們平常完全沒有想過的有趣問題
H101-21郭柏儀
  對於這一次的地理實查活動內容,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便是對於台灣礦業活動有更深的了解,包括煤礦開採的年代背景、煤礦怎麼開採、哪裡可以開採、開採的技術與方法……等許許多多我們平常完全沒有想過的有趣問題,除了導覽員會的詳細講解外,園區內還有不少相關資料文獻供我們參閱,及當時所使用的採礦器具,我真想花個幾小時研究,但是時間有限,無法全部讀完,另外,對於礦工的想法,也是我在此次考察中改變很大的一部分,一想到以前那些礦工得在地底下狹窄的環境工作,身體在40∼50公分寬的地方工作,那種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夠長期忍受的,而且,若是發生了什麼意外,能夠活下來實在是不可能,讓他們從礦場出來,才感到安心,也因此使他們對生命的看法悲觀又無法掌握,影響了他們的價值觀及當地的其他產業活動,可見一個地方的產業類別,和其地理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覺得,這次學術性的校外考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每個地理環境與人文和其他雜七雜八有的沒的東西,全部都是相關聯的,而其中又以自然的條件影響最大,是整個地方發展的主軸,所以,從地理環境的認識,我們能夠判斷出當地可能的發展情形,進而瞭解此地的各方面概況。
 



我發現學到的遠比課本給我們的多
H102-14龍思儒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地理實察,和校外教學不同,在沿途老師們就替我們講解了好多東西。我發現有很多景觀,雖然在課本上都看過照片了,但實際看到後才覺得真的懂了,我想看過一千張圖片都比不上實際的認真看過一次。因為這次的地理實察,讓我注意到了平常不曾注意的地理景觀,我看見了許多課本上所說的景觀,如:河階、壺穴、曲流……經過認真的觀察加上老師努力的講解,我發現學到的遠比課本給我們的多。
 


體現了同學溫暖,讓這趟旅途更具價值!
  H101-29 羅紹元
  所謂「地理實察」,必然是前往滿懷特殊景觀的地區,道路必定較為崎嶇而不好走。結果並不出我所料,因此事前我原與老師討論過,十分瀑布那段路,我就待在遊客中心歇息。但到了現場之後,受到強烈的鼓勵,也就跟著去了。一路上大都是同學潘垣廷背者我行動,令我非常的感動。而班導師跟謝詠安也在一旁替我拿輔具,並加以協助,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老師與同學們的溫暖,實在是非常的感謝他們!
  這次的行程我都不曾去過,因此新鮮感十足。看了十分老街,了解了平溪鐵路對當地的村落發展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去過十分瀑布,欣賞了台灣最遠近馳名的自然景觀之一;參訪煤礦博物館,對於煤礦業和台灣煤礦發展史及對台灣人文、經濟形成的影響有更深一層的認知。
  旅途的最終,所有天燈齊放,每個人仰望天空觀看,盼望著自己的心願;期待的自己的夢想,好似真有瞬間的夢幻天堂。回首憶顧,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探索出新的興趣;體現了同學溫暖,讓這趟旅途更具價值!

 


仰望我們的夢在暖暖的冬日下發酵
  H101-05吳語涵
  對於這次的地理實察很是感動,除了可以直接體驗到台灣山水的美而不是透過課本上的圖片學習之外,對於同學間那份互助的情誼,和就像個大家庭般的高中部,更感到一股暖意,我們之間的距離透過這次的活動,似乎又拉的更近了。從十份老街到礦工博物館,這些泛黃的台灣古早記憶竟是這麼的美好,實地走過一遍,才發現有許多人不斷默默地為這塊土地付出,我們是何嘗幸運能踏在他們一步一腳印所打拼出來的基礎上。地形面貌的形成原因……等知識在課本上都找得到,但上述都是我們翻在多的書也無法學習的,正也是這次實查察之後最珍貴的回憶。有些事物,果然親自體驗之後才懂得它的美。
  抬頭看著天,目送著天燈直到它們變成天邊的一群小黑點,大家都沉默,捨不得打破這片刻幸福的寧靜,全笑彎了眼,並在心底偷偷的記下今天的這一切。十二月十七日,仰望十五盞天燈消失在天的那一端;仰望我們的夢在暖暖的冬日下發酵,化成一縷縷紅線繫在所有人的心上。


  大地行腳: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我們的活動地圖:基隆河上游1/25000 地形圖(十分地區)

 

活動行程

07:40- 7:50   報到、集合

07:50- 9:50   北二高、106縣道(沿途地景解說)

10:00-11:00  十分老街 (煤礦聚落導覽解說+訪問調查)

11:00-12:20  十分風景區(河流地形辨識、欣賞)

12:30-13:30  午餐(礦工便當)

13:30-16:00  台灣煤礦博物館(導覽解說+天燈DIY

16:00 -18:00  賦歸


 

 ▲TOP